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将之饶州江浦夜泊》
《将之饶州江浦夜泊》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明月满深浦,愁人卧孤舟。

烦冤寝不得,夏夜长于秋。

苦乏衣食资,远为江海游。

光阴坐迟暮,乡国行阻修。

身病向鄱阳,家贫寄徐州。

前事与后事,岂堪心并忧。

忧来起长望,但见江水流。

云树霭苍苍,烟波澹悠悠。

故园迷处所,一念堪白头。

(0)
注释
明月:明亮的月亮。
深浦:深邃的水边或江边。
愁人:忧郁的人。
烦冤:烦恼和冤屈。
寝不得:无法入睡。
衣食资:衣食的来源, 生活所需。
江海游:到江海谋生。
光阴:时间。
坐迟暮:因时间流逝而逐渐老去。
阻修:遥远艰难。
鄱阳:地名,古代县名,在今江西省。
徐州:地名,古代郡名,在今江苏省。
前事:过去的经历。
后事:未来的事。
堪:足以。
并忧:同时忧虑。
长望:向远处眺望。
但见:只看见。
霭:云雾弥漫的样子。
悠悠:形容水面辽阔平静的样子。
故园:故乡。
迷处所:迷失方向。
一念:一个念头。
白头:形容头发变白,指衰老。
翻译
明亮的月光照满深深的水边,忧郁的人独自躺在孤零零的小船上。
烦恼和冤屈使我无法安睡,这夏夜漫长得似乎比秋天还要久。
生活困苦缺乏衣食来源,只能远行去江海谋生。
岁月无情渐渐步入晚年,回故乡的路途遥远艰难。
我身患疾病前往鄱阳,家中贫困只好托人在徐州帮忙。
过去的苦楚和未来的忧虑交织在心头,怎能忍受这样的双重忧愁。
忧愁中起身遥望远方,只见江水悠悠流淌。
云雾缭绕的树木显得苍茫,烟波浩渺令人心情悠长。
故乡的踪迹变得模糊不清,这样的思念足以让人愁白了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于饶州江浦停泊时的愁苦心境。诗中通过“明月满深浦,愁人卧孤舟”一句设置了整体的忧郁氛围,明亮的月光映照着广阔的水面,却只有一艘孤独的小船停泊,这种景象反衬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烦冤寝不得,夏夜长于秋”表达了诗人由于忧愁而难以入睡,连续不断的烦恼使得夜晚似乎比秋天还要漫长。这种无尽的烦恼和失眠构成了诗人的痛苦。

“苦乏衣食资,远为江海游”则展示了诗人生活上的困顿以及远离家乡的孤独感受。而“光阴坐迟暮,乡国行阻修”进一步强调了时间在流逝,故乡之路又被阻隔,这种状态让诗人的心情更加沉重。

“身病向鄱阳,家贫寄徐州”一句揭示出诗人身体上的不适和家庭的贫困,他们不得不暂居于外地。这些现实问题加剧了诗人的忧虑。

最后,“前事与后事,岂堪心并忧。忧来起长望,但见江水流”表达了对过去和未来的深深忧虑,以及这种忧虑促使诗人产生无尽的眺望,只是在那一望无际的江水中寻找安慰。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忧愁与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无力感。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代简答吴抚州次定山韵

何许苍生望不休,翩翩皂盖拥诸侯。

定山也未忘情在,更把黄州赠抚州。

(0)

谢九江惠菊·其一

谁将此菊种江滨,物色当年漉酒巾。

若道渊明今我是,清香还属隔江人。

(0)

端阳后一日里人送角黍酒至

荷瓢童子问谁家,老妇檐前驻纺车。

角黍唤回端午梦,还从艾盏得松花。

(0)

武进八景为徐岭南纮作·其六亭山夕照

亭山不可喻,华顶凌天台。

卑高本自形,夕照从西来。

(0)

谢姜大参惠酒

名公遗我酒,洗盏自开尝。

何以酬佳贶,商歌示不忘。

(0)

神泉八景为饶鉴赋其四赠之·其一太极涵虚

混沌固有初,浑沦本无物。

万化自流形,何处寻吾一。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