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梦忆华亭华亭寺名在滇池中书洪益中求》
《梦忆华亭华亭寺名在滇池中书洪益中求》全文
明 / 曹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天从飞锡到銮坡,几度华亭梦里过。

琪树俨然窥色相,浮屠依旧枕名阿。

香销石鼎尘留榻,云静松窗鸟自歌。

行遍当时诵经处,觉来还记白云多。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对华亭寺的深情回忆与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佛教圣地的深刻感悟。

首句“天从飞锡到銮坡”,以“飞锡”象征僧人的行脚,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僧人生活相融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几度华亭梦里过”则直接点明了诗人对华亭寺的频繁梦回,表达了对这个地方的深切怀念与向往。

接下来,“琪树俨然窥色相,浮屠依旧枕名阿”两句,通过“琪树”、“浮屠”(佛塔)等佛教元素,不仅描绘了华亭寺的庄严与神圣,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于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与追求。同时,“色相”与“名阿”的对比,既体现了佛教中对物质与精神世界的思考,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关系的探索。

“香销石鼎尘留榻,云静松窗鸟自歌”则进一步描绘了华亭寺的宁静与和谐。石鼎之香消散,榻上积满尘埃,云朵静止,松窗之下鸟儿自由歌唱,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寺庙的清幽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最后,“行遍当时诵经处,觉来还记白云多”两句,诗人通过回顾自己曾经在华亭寺诵经的场景,表达了对那段时光的深深怀念。而“觉来还记白云多”则以“白云”象征着美好的回忆与纯净的心灵状态,强调了诗人对华亭寺美好记忆的珍视与回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华亭寺的深情回忆与向往,以及对佛教精神世界深刻的理解与追求。

作者介绍

曹义
朝代:明

(1390—1460)明扬州府仪真人,字敬方。正统中以燕山左卫指挥佥事累功至都督佥事,副巫凯守辽东。凯卒,代为总兵官。数与兀良哈战,进都督同知,累官左都督。在边二十年,谨守边陲,辽人安之。英宗复辟,封丰润伯。
猜你喜欢

观项信水墨

险峭虽从笔下成,精能皆自意中生。

倚云孤桧知无朽,挂壁高泉似有声。

转扇惊波连岸动,回灯落日向山明。

小年师祖过今祖,异域应传项信名。

(0)

赛神

楚俗不事事,巫风事妖神。

事妖结妖社,不问疏与亲。

年年十月暮,珠稻欲垂新。

家家不敛穫,赛妖无富贫。

杀牛贳官酒,椎鼓集顽民。

喧阗里闾隘,凶酗日夜频。

岁暮雪霜至,稻珠随陇湮。

吏来官税迫,求质倍称缗。

贫者日消铄,富亦无仓囷。

不谓事神苦,自言诚不真。

岳阳贤刺史,念此为俗屯。

未可一朝去,俾之为等伦。

粗许存习俗,不得呼党人。

但许一日泽,不得月与旬。

吾闻国侨理,三年名乃振。

巫风燎原久,未必怜徙薪。

我来歌此事,非独歌政仁。

此事四邻有,亦欲闻四邻。

(0)

酬乐天赴江州路上见寄三首·其一

昔在京城心,今在吴楚末。

千山道路险,万里音尘阔。

天上参与商,地上胡与越。

终天升沈异,满地网罗设。

心有无朕环,肠有无绳结。

有结解不开,有环寻不歇。

山岳移可尽,江海塞可绝。

离恨若空虚,穷年思不彻。

生莫强相同,相同会相别。

(0)

遣春三首·其一

杨公三不惑,我惑两般全。

逢酒判身病,拈花尽意怜。

水生低岸没,梅蹙小珠连。

千万红颜辈,须惊又一年。

(0)

酬孝甫见赠十首·其三

十岁荒狂任博徒,挼莎五木掷枭卢。

野诗良辅偏怜假,长借金鞍迓酒胡。

(0)

寒食日

今年寒食好风流,此日一家同出游。

碧水青山无限思,莫将心道是涪州。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