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顿飘零,缅半生绩楙旂常,知北阙褒忠,旷典特颁鸡鹿塞;
高堂尽垂暮,惨前代祸同藩镇,值南辕返榇,英灵遗憾鹳鹅军。
大树顿飘零,缅半生绩楙旂常,知北阙褒忠,旷典特颁鸡鹿塞;
高堂尽垂暮,惨前代祸同藩镇,值南辕返榇,英灵遗憾鹳鹅军。
此挽联以沉痛之笔,悼念高梁臣,其辞情并茂,寓意深远。上联“大树顿飘零”开篇即以“大树”喻高梁臣,飘零则暗示其离世,哀伤之情溢于言表。继而“缅半生绩楙旂常”,缅怀其半生功绩,如同常在的旗帜,象征其贡献与影响永存不息。
“知北阙褒忠,旷典特颁鸡鹿塞”一句,点明朝廷对其忠诚的表彰,特地在鸡鹿塞举行隆重典礼,以示对忠臣的尊崇与纪念。鸡鹿塞,古代边防要塞,此处借指表彰之地,形象地表达了朝廷对其忠诚和功绩的高度认可。
下联“高堂尽垂暮”转而描述高梁臣的家人,垂暮之年,面对失去亲人的悲痛,哀伤之情难以言表。“惨前代祸同藩镇,值南辕返榇”则揭示了高梁臣去世的背景,与前代的祸乱相提并论,同时指出其归葬时的路线选择,南辕北辙,暗含命运的无奈与悲剧色彩。
“英灵遗憾鹳鹅军”最后点出遗憾,英灵未能亲眼见证或参与鹳鹅军的辉煌,表达了对其未完成事业的惋惜与怀念。鹳鹅军,可能是指某支军队或某种军事行动,此处借以表达对高梁臣未能实现其理想抱负的遗憾。
整体而言,此挽联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沉的情感,不仅表达了对高梁臣个人的深切哀悼,也反映了对其忠诚、功绩以及未竟事业的惋惜之情,是一幅深情厚意的挽歌画卷。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敝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方春花气苏,谁忍犯霜晓。
漫山千树桃,缩颈听春鸟。
独此开数株,此桃也不小。
晨霞碎林霏,绛雪压枝袅。
梅魂正零落,月影夜悄悄。
陈新接物态,俯仰映池沼。
蓬莱有大桃,岁月较多少。
自从偷儿得,弱水隔浩渺。
且与倾绿尊,乍见喜围绕。
尚有芥子微,须弥寄毫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