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大雨有感》
《大雨有感》全文
明 / 李东阳   形式: 古风

积雨盈我庭,流水入我屋。

移床就墙东,岂为避烦溽。

瓶罂互杂遝,出入泥汩汩。

我病不得眠,喧呼恼童仆。

弱抱增百忧,端居茧双足。

所思室岂远,咫尺限溪谷。

高歌寡酬和,曲罢意转促。

窗纸风萧萧,虚檐度鸣竹。

柴门晚当闭,日入坐秉烛。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大雨带来的生活不便与内心的复杂情感。首句“积雨盈我庭,流水入我屋”生动地展现了雨水满溢庭院,甚至渗入屋内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湿冷、压抑的氛围。接着,“移床就墙东,岂为避烦溽”表达了诗人为了躲避潮湿而调整居住环境的无奈之举。

“瓶罂互杂遝,出入泥汩汩”则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进一步渲染了大雨带来的不便,无论是器物的杂乱还是行走时的泥泞,都让生活变得不那么顺畅。接下来,“我病不得眠,喧呼恼童仆”揭示了大雨不仅影响物质生活,也对人的精神状态产生了负面影响,诗人因病无法安睡,还因此打扰了家人的平静生活。

“弱抱增百忧,端居茧双足”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苦闷,大雨使得身体不适加剧,长时间的静坐又让双脚如同被茧束缚,身心俱疲。最后,“所思室岂远,咫尺限溪谷。高歌寡酬和,曲罢意转促”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即使距离并不遥远,却被溪谷阻隔,难以相见。同时,诗人通过高歌来排遣孤独,但歌声无人应和,反而更加凸显了内心的孤寂与急切。

“窗纸风萧萧,虚檐度鸣竹。柴门晚当闭,日入坐秉烛”则是对夜晚景象的描绘,风声、竹叶的响动以及在昏暗中点烛夜读的情景,既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也暗示了诗人深夜难眠,借读书以消磨时光的状态。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大雨给生活带来的不便与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也有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寻求心灵慰藉的努力。

作者介绍
李东阳

李东阳
朝代:明   字:宾之   号:西涯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生辰:1447年-1516年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你喜欢

春日杂咏·其三

渐欲抛书卷,行藏任转蓬。

负暄携稚子,抱熟觅邻翁。

接叶犹妨径,拳芽未着丛。

主林真好事,为我结新红。

(0)

奉酬龙兴益老伽陀

居士心如出岫云,逢场作戏不求真。

桃花自落非关雨,梅子半黄知是春。

此外更无身外事,闲中那得个中人。

箭锋相拄君休问,千里同风始见亲。

(0)

次韵岩起晓晴

白衣苍狗暗还明,造物何心听改更。

雨足龟鱼方得计,日高蛙黾自消声。

浮溪荇带罗初展,粘壁虫书字不成。

正喜太清无点缀,惨舒谁复较阴晴。

(0)

龙学许公挽诗·其二

晚起故园兴,柴车归鹿门。

营家无立壁,爱客不空尊。

丧乱长缨绝,悲凉旧剑存。

不堪听楚些,无处可招魂。

(0)

冬雪呈太守张嵇仲·其三

插檐冰箸长新寒,薄日欺云到屋山。

见晛半消梅额粉,因风犹染鬓毛斑。

书生闭户眠仍稳,游子扁舟兴欲还。

客里情怀逢岁晚,曲生邀我一开颜。

(0)

与粹之游支提九日仲宗以诗酒见寄次韵答之

蛇径回环织女机,足间攲石碍云飞。

西风短发欺乌帽,落日清尊走白衣。

病眼逢山寒水净,妄心更事远烟微。

扫除磊磈装怀地,为载千岩万壑归。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