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放歌用前韵》
《放歌用前韵》全文
清 / 黄遵宪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归来归来兮穷鬼舍我揶揄鬼不灵,我目无睹耳无聆。

迷阳迷阳伤吾足,岂能绝漠渡碛远勒《燕然铭》。

平生履海如户庭,风轮逐地驰不停。

忽然凤皇受诒鸩告绝,百灵闭门门昼扃。

行趋太行越井陉,莫緤马兮朝展軨。

攀云观日俯视众山小,复走江南江北饱看青山青。

不然痛饮读《骚经》,望衡九面浮湘舲。

秋风袅袅一叶渡江去,金焦山下下探水窟蛟龙腥。

噫吁乎,穷边瓯脱多王廷,尚有五岳留真形。

我乡我土大有好山水,犹能令我颜丹鬓绿不复齿发嗟凋零。

肩囊腰剑手钵瓶,归来归来兮左楼右阁中有旋马厅。

二松五柳四围杂桃李,坐看风中飞絮波中萍。

寒梅著花幽兰馨,《小山》《招隐》君其听。

归来归来兮菜香饭熟茶馀睡觉独自语,京华北望恋恋北斗星。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遵宪所作的《放歌用前韵》。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回归的渴望,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诗人在诗中描绘了自己在不同地域的游历,从海边到高山,从江南到江北,展现了诗人对广阔世界的探索精神。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家乡山水的深情眷恋,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的开头“归来归来兮穷鬼舍我揶揄鬼不灵”,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束缚的厌倦。接着,“我目无睹耳无聆”、“迷阳迷阳伤吾足”等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渴望摆脱困境、追求自由的心境。随后,诗人描述了自己穿越不同地形的壮丽旅程,如“凤皇受诒鸩告绝”、“行趋太行越井陉”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叹和对冒险精神的追求。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家乡山水的深深怀念:“我乡我土大有好山水,犹能令我颜丹鬓绿不复齿发嗟凋零。”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即使在外漂泊多年,心中依然挂念着那片熟悉的土地。最后,诗人以“归来归来兮”结束全诗,表达了对回归家园的渴望,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世界观和情感世界,同时也反映了清代文人对于自然、自由与回归的思考。

作者介绍
黄遵宪

黄遵宪
朝代:清   字:公度   籍贯:汉族客家   生辰: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汉族客家人,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黄遵宪出生于广东嘉应州,1876年中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的作品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
猜你喜欢

柳屏在宁波度其必过此得书已归太仓矣因寄·其二

加减多君问短长,闲人心力倦论量。

要知县巷胭脂色,便是江南时世妆。

(0)

柳屏在宁波度其必过此得书已归太仓矣因寄·其一

随俗蹉跎会面违,坐才奔走寄声稀。

徒劳设伏遮归路,不觉平明敌溃围。

(0)

感兴四首·其四

方诸能召水,磁石不引金。

因知天下事,所贵在同心。

(0)

苏州汪秀才见访江陵草堂以诗贻之

漂泊江乡老此身,柴门长闭任家贫。

云霄放鹤浑闲事,风雨看花又一春。

抱玉几年终献楚,怀书垂老莫于秦。

昨朝忆共接舆醉,竹下狂歌见性真。

(0)

秋日小园雨后遣怀

性直难干谒,峕清愧贱贫。

江山双草屦,岁月一纶巾。

秋色梧桐老,晴光橘柚新。

寥寥宋玉宅,千古闭荆榛。

(0)

荆南怀郑汝推

吾忆郑交甫,清狂世其痴。

留金为结客,买剑赠相知。

慷慨吴公子,悲歌高渐离。

风尘淹此日,头白欲何为。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