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缝夤缘峭茜烟,虚堂小座宛壶天。
参差纵目琳琅宇,潇洒怡情翰墨筵。
北户真宜夏六月,南华恰是第三篇。
个中应处忘怀者,我却光忧每惄然。
石缝夤缘峭茜烟,虚堂小座宛壶天。
参差纵目琳琅宇,潇洒怡情翰墨筵。
北户真宜夏六月,南华恰是第三篇。
个中应处忘怀者,我却光忧每惄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生活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在“虚白室”中的生活感受与心境。
首联“石缝夤缘峭茜烟,虚堂小座宛壶天”,以“石缝”、“峭茜烟”、“虚堂”、“小座”、“壶天”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脱俗的环境氛围。石缝间缭绕着轻烟,虚堂内布置着小巧的座位,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内心的宁静。
颔联“参差纵目琳琅宇,潇洒怡情翰墨筵”,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眼中的世界和内心的愉悦。琳琅宇指璀璨的宇宙,翰墨筵则是文人雅士聚会的场所。参差的景物映入眼帘,诗人的心境如同在文墨盛宴中得到释放,既展现了宇宙的壮丽,也体现了文人的风雅。
颈联“北户真宜夏六月,南华恰是第三篇”,通过季节和文学作品的引用,深化了诗的意境。北户指的是北方的窗户,夏季六月时分,开窗纳凉,正是适宜之时。南华则可能是指《南华经》,此处或暗指阅读或思考,恰逢其时,正适合深入阅读或思考。这一联不仅体现了季节的美好,也暗示了诗人在精神层面的追求与满足。
尾联“个中应处忘怀者,我却光忧每惄然”,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状态的向往与现实的矛盾感。在这样的环境中,本应能忘却尘世烦恼,但诗人却感到忧虑,这或许反映了他在追求理想与面对现实之间的挣扎。最后一句“我却光忧每惄然”直抒胸臆,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文人雅趣、季节变化和内心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求平衡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