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若依然水石幽,层层屏嶂俯清流。
苔封古塔全身现,尘闭禅房半偈留。
鸟去山林馀暮霭,客来时节正深秋。
如如色相如如在,重费阇黎苦募脩。
兰若依然水石幽,层层屏嶂俯清流。
苔封古塔全身现,尘闭禅房半偈留。
鸟去山林馀暮霭,客来时节正深秋。
如如色相如如在,重费阇黎苦募脩。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古寺的静谧与庄严。首句“兰若依然水石幽”,以“兰若”代指古寺,点明了古寺所处环境的清幽,水石相映,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接着,“层层屏嶂俯清流”进一步渲染了古寺周围山水环绕、层次分明的景象,清流潺潺,仿佛是自然界的乐章,为古寺增添了几分灵动。
“苔封古塔全身现,尘闭禅房半偈留”两句,通过“苔封”和“尘闭”这两个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古塔和禅房历经岁月洗礼后的沧桑感,同时也暗示了古寺的历史悠久。古塔上的青苔如同岁月的痕迹,禅房中留存的半偈则让人联想到僧侣们曾经的修行生活。
“鸟去山林馀暮霭,客来时节正深秋”描绘了一幅深秋傍晚的景象,山林间鸟儿归巢,暮霭弥漫,而此时正是访客到来的时候。这样的场景不仅增添了季节的特色,也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古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
最后,“如如色相如如在,重费阇黎苦募脩”表达了对古寺及其历史文化的深刻敬仰。这里的“如如”指的是事物的本质或真实状态,暗示古寺虽历经变迁,但其内在的精神和价值却永恒不变。同时,也体现了对维护和传承古寺文化所付出的艰辛努力的尊重和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寺环境、历史、自然景观以及人文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古寺的独特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