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有枇杷树,树多猕猴群。
高僧心不著,一似五峰云。
随飙来溪口,石上起氤氲。
果熟猕猴去,自向瀑涧分。
山有枇杷树,树多猕猴群。
高僧心不著,一似五峰云。
随飙来溪口,石上起氤氲。
果熟猕猴去,自向瀑涧分。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中隐逸生活的画面。首句“山有枇杷树,树多猕猴群”,以自然景物开篇,展现了山中的生机与活力,猕猴群的出现增添了趣味性。接着,“高僧心不著,一似五峰云”,诗人将目光转向了一位高僧,他心境淡泊,如同五峰间的云雾,超脱尘世,体现了禅定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随飙来溪口,石上起氤氲”进一步描绘了山间清风拂过,带来湿润的气息,仿佛在石头上形成淡淡的云雾,营造出一种空灵而宁静的氛围。最后两句“果熟猕猴去,自向瀑涧分”,写的是当果实成熟,猕猴们取食后离去,各自寻找瀑布边的涧水解渴,画面生动而富有生活气息。
整首诗通过描绘山中美景和高僧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贤者品德的赞美,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梅尧臣作为宋代文人,善于捕捉自然与人文的交融,此诗便是其风格的体现。
昔年我醉水西村,君尚无须初冠婚。
今年我卧桃花岭,闻君有子复有孙。
问君行年四十几,壮岁得孙欢莫比。
芝兰满庭从此始,人间万事浮云耳。
厨中有酒且有鸡,荆树春来枝叶齐。
君应终日醉如泥,呼儿把盏听孙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