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亭风静镜光平,回望匡庐翠霭凝。
宝剑插天青玉立,香炉照日紫烟升。
侵云鸟道还通谷,隔水僧房秖见灯。
拟向中峰看瀑布,生憎高岫白云兴。
宫亭风静镜光平,回望匡庐翠霭凝。
宝剑插天青玉立,香炉照日紫烟升。
侵云鸟道还通谷,隔水僧房秖见灯。
拟向中峰看瀑布,生憎高岫白云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远望庐山时所见的壮丽景象,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向往之情。首联“宫亭风静镜光平,回望匡庐翠霭凝”以宫亭湖的宁静水面为背景,映衬出庐山的翠绿山峦在雾气中若隐若现,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颔联“宝剑插天青玉立,香炉照日紫烟升”运用比喻手法,将庐山比作直插云霄的宝剑和被阳光照射的紫色烟雾缭绕的香炉,形象地展现了庐山的雄伟与壮观。颈联“侵云鸟道还通谷,隔水僧房秖见灯”则通过描绘蜿蜒曲折的山路和山间僧舍的灯火,进一步渲染了庐山的幽深与静谧。尾联“拟向中峰看瀑布,生憎高岫白云兴”表达了诗人想要深入探索庐山的心愿,但又担心高耸的山峰和飘渺的白云会阻碍前行,流露出一种既期待又略带遗憾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庐山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赞叹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山水诗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