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岩亦是濂溪地,君属河汾入室人。
似水早闻千顷量,筑场曾许六年身。
秋曹囊笔将书考,昼市投珠不见珍。
却喜舞雩归未晚,春风多少柳条新。
罗岩亦是濂溪地,君属河汾入室人。
似水早闻千顷量,筑场曾许六年身。
秋曹囊笔将书考,昼市投珠不见珍。
却喜舞雩归未晚,春风多少柳条新。
这首诗以“赠黄洛村”为题,由明代诗人罗洪先所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与赞美。
首联“罗岩亦是濂溪地,君属河汾入室人”,以罗岩与濂溪并提,暗示黄洛村如同濂溪先生般高洁,同时又与河汾(古代学派)相联系,强调其学术渊源深厚,是值得敬仰的学识之士。
颔联“似水早闻千顷量,筑场曾许六年身”,以水的广阔无垠比喻黄洛村的学问深广,同时提到他曾在某个地方辛勤学习六年,形象地描绘了其求学之路的艰辛与执着。
颈联“秋曹囊笔将书考,昼市投珠不见珍”,通过描述黄洛村在秋天时准备书写考卷的情景,以及他在白天市集中的行为(可能指传授知识或交流思想),进一步展现了他的才华与社会贡献,同时也暗示他的价值并未被世人所充分认识或赏识。
尾联“却喜舞雩归未晚,春风多少柳条新”,以舞雩(古代祭祀活动)象征黄洛村的归来,寓意其学问与品德的传播如同春风拂过,带来新的生机。最后两句表达了对黄洛村归来之喜,以及对其学问影响的期待与赞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黄洛村形象的描绘,既赞美了其深厚的学识与高尚的人格,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知识传播的期待。
吾心有是非,诗书为之主。
中含古性情,乖戾了无取。
世风忽扬尘,吹我堕何所?
举头失日月,震耳剧雷雨。
营营魂不昧,耿耿意自许。
欲呼平生亲,顾笑反予侮。
高楼外无地,掩捲成独语。
云垂鬼神黑,知己幸有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