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是良家子,十年九在边。
鬓毛白已尽,何日勒燕然。
自是良家子,十年九在边。
鬓毛白已尽,何日勒燕然。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长期戍守边疆的良家子形象,表达了对和平与功勋的渴望。首句“自是良家子”,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背景,他出身于一个良好的家庭,却不得不远离家乡,长年累月驻守边疆。接着,“十年九在边”一句,以夸张的手法强调了主人公长时间的边疆生活,暗示了战争的频繁和艰苦。
“鬓毛白已尽”是全诗情感的高潮,通过描写主人公因长期的劳苦和忧虑而头发斑白,形象地展现了边疆生活的艰辛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这一细节不仅刻画了人物的外貌变化,也深刻揭示了战争给个体带来的深重影响。
最后一句“何日勒燕然”则寄托了主人公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燕然山是古代边疆的重要地标,勒石燕然则是古代将士立功的象征。这句话表达了主人公渴望结束战事,建功立业,最终能够回到家乡,留下功绩的愿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边疆战士的英勇与牺牲,以及他们对和平与荣誉的向往。
老持藩印守河冲,苟禄惟知恋轼熊。
游旧最叨青眼客,埏陶今仰黑头公。
巢由逸躅心空断,儒墨常谈耳欲聋。
自笑晚年经济业,焚香静坐习元功。
四海习彦威,英英出江汉。
高韵凌风翔,雕文夺星烂。
感激阳秋辞,奸雄非所惮。
蜀弱自为正,曹强乃名乱。
阴忤柄臣意,飘然去恩馆。
驱车自北门,四顾兴长叹。
终焉谢病免,犹得为人半。
缅矣身后名,临风寄悽惋。
上月神灯节,年康警跸游。
蒲池渭阳庙,银阙海中洲。
羽扇排云出,飙轮抱日流。
遍升均瑞祝,合宴宠灵休。
画扆霞明坐,春山彩作楼。
鸾歌参帝乐,麟脯助皇羞。
斟酌尧衢饮,惊呼汉殿优。
天襟知众乐,处处驻宸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