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益都府城寄呈东莱刘用章通守周仲瞻经历》
《登益都府城寄呈东莱刘用章通守周仲瞻经历》全文
明 / 谢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城头鼓角落梅繁,休道戎兵列万屯。

十二山河空伯国,三千宾客更何门。

辽东避地风流远,牧野陈师节制存。

何限古今登眺意,斜阳芳草满平原。

(0)
注释
鼓角:战鼓和号角,代指战争气氛。
戎兵:军队,此处指敌军。
伯国:古代的一种高级封号,此处可能指曾经的强大国家。
牧野:古代战争地名,周武王伐纣的战场。
翻译
城头战鼓声响起,梅花盛开在角落,别提那成千上万的士兵排列整齐。
昔日辉煌的山河如今空荡,曾经的国家只剩下三千宾客,他们又能投奔何处。
辽东这片地方远离纷争,当年牧野之战的战略仍在,纪律严明。
无论是古往今来,还是在此登高远望,都充满了无尽的情感,夕阳照耀着广阔的平原,芳草如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战争的氛围和荒凉景象。"城头鼓角落梅繁"一句,通过对梅花的描述,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又凄美的气氛,鼓角声和飘落的梅花交织出边关军事的紧迫感。"休道戎兵列万屯"则是诗人对战争现实的一种慨叹,表明战争已经成为常态,而非偶然之事。

接着,"十二山河空伯国,三千宾客更何门"两句,通过对荒废古国和曾经繁华的宾馆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对往昔历史的眷恋以及当前现实的无奈。这里的“十二山河”可能是指某一特定地区,而“三千宾客更何门”则是对过去繁华时期的一种怀念。

"辽东避地风流远,牧野陈师节制存"两句,诗人通过写辽东作为避难之所,以及牧场上陈旧的军事布局,传达出战争带来的荒凉与孤寂感。这里的“辽东”通常指的是北方边疆地区,而“牧野陈师节制存”则是对军队阵地的一种描绘。

最后两句"何限古今登眺意,斜阳芳草满平原",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去与现在的无尽思索,以及面对现实中的美好景色时内心的情感。这里的“斜阳”指的是倾斜的太阳光线,而“芳草满平原”则是对自然美景的一种描绘。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历史和自然景象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历史感悼。

作者介绍

谢肃
朝代:明

谢肃,字原功,浙江上虞人,生卒年不详。少与唐肃齐名,时称“会稽二肃”。 学问渊博,工于书法。元至正末,张士诚据吴,谢肃慨然入见献偃兵息民之策。明初,隐于乡里。洪武十九年(1386)举明经,授福建按察司佥事,后以事下狱死。
猜你喜欢

望岱

岱山望不极,望望雨中灭。

云送近山来,风吹微雨歇。

前村树若荠,远溆洲如月。

林花红欲然,涧草香逾烈。

蝶翻閒过幔,鸟鸣偏近辙。

旁瞩万象妍,遐视千里豁。

何异乐游原,矧乃清和节。

不惮冲泥行,泠然清兴发。

寄辞宦游人,随地可怡悦。

(0)

天清宫

青鸟曾传海外书,瀛洲消息近何如。

烧丹既悟神仙诀,避地何妨水竹居。

石子种来都化玉,药苗分出半登蔬。

天坛月冷秋如水,夜夜吟风起步虚。

(0)

忆江南.己丑元旦自众兴集起行北上,马上漫成四首·其二

元旦日,才过大河滨。

白面馄饨烹沸水,红笺帖子写宜春。景物一番新。

(0)

西湖秋泛为费宗裕题

湖水涵秋分外清,兰舟荡漾入空明。

香消冷瓣红蕖坠,雪飐晴丝白鹭惊。

老眼看山聊舣棹,小鬟催酒不停筝。

胜游岂独坡仙辈,落日西风无限情。

(0)

咏鸡冠花

日下飞来孰可俦,云中养就气偏柔。

懒施金距当雄敌,为戴霞冠慕远游。

独立莓苔閒伴鹤,卑栖蘋藻静群鸥。

何如化作幽人梦,啼破三湘万古愁。

(0)

十月赏菊体斋席上限韵

寻芳何意到君家,雨过高城少暮沙。

此夜幽欢还月下,去年孤馆各天涯。

狂思晚节曾吹帽,寿拟春期及进瓜。

不是老来诗骨健,谁能白发对黄花。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