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点绛唇·其二》
《点绛唇·其二》全文
宋 / 汪藻   形式: 词  词牌: 点绛唇

高柳蝉嘶,采菱歌断秋风起。晚云如髻。

湖上山横翠。帘卷西楼,过雨凉生袂。天如水。

画楼十二。有个人同倚。

(0)
翻译
高高的柳树上传来蝉鸣声,采菱女的歌声在秋风中消失。傍晚的云彩像女子的发髻。
湖面上的山峦倒映着翠绿的颜色。卷起西楼的窗帘,一阵雨后,凉意袭来,让人感到衣袖都变凉了。
天空清澈如水。在那座华丽的楼阁里,有一个人正与我一同倚靠。
注释
高柳:高大的柳树。
蝉嘶:蝉鸣声。
采菱歌:采菱女的歌谣。
秋风:秋季的风。
晚云:傍晚的云彩。
如髻:像女子的发髻。
湖上山横翠:湖面倒映着翠绿的山峦。
帘卷:卷起窗帘。
过雨:经过雨水。
凉生袂:带来凉意。
天如水:天空清澈如水。
画楼:华丽的楼阁。
十二:形容楼阁之多。
有个人同倚:有人与我一同倚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湖上景象的画面。开篇“高柳蝉嘶,采菱歌断秋风起”,设定了季节和氛围,高柳间蝉鸣叫,与女子采摘菱角时断续的歌声交织,营造出一种淡远的情怀。紧接着,“晚云如髻”则以柔美的晚霞作为比喻,描绘了云彩如同女性的发髻一般优雅。

“湖上山横翠”一句,突出了湖光山色的和谐共存,山势蜿蜒,绿意盎然,显得生机勃勃。随后的“帘卷西楼,过雨凉生袂”,则转向室内景象,窗帘卷起,透露了西楼的幽静,而“过雨”二字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天气的变化,同时“凉生袂”则是对微冷空气中衣物感受的一种细腻描写。

“天如水”这句诗,通过将天比作水,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平静无波的境界,而“画楼十二”则可能指的是一座装饰有十二幅图画的楼阁,或许是时间的暗示,即午后十二时分。此处具体含义需结合上下文进一步解读。

最后,“有人同倚”,诗人在此刻找到了一位伴侣,一起倚立,共同享受这份静谧与美好。这样的结尾,不仅为诗歌增添了几分温馨,也让整个画面显得更加生动和充满生活气息。

作者介绍

汪藻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次德友韵

忆昨得君和陶诗,床头细读人谓痴。

二南固自立墙面,十驾亦欲鞭驽疲。

退惭作吏了无补,正使得句安能奇。

有时拈笔弄纸墨,大似临敌收枪旗。

投老且愿共诗社,斗健聊欲为儿嬉。

恨子寓舍苦迢递,有僧借屋无奔驰。

乞米不须烦送似,无储自足常宴如。

转庵与为方外旧,仆也何翅管中窥。

岂有脩竹真可款,曷不宿雾及早披。

来诗赓酬特未已,追逐登临随所之。

(0)

次韵雪诗

欺梅泻竹透承尘,荧侮东风似妒春。

匝地闾阎皆种玉,插空楼观忽镕银。

窗明尚忆耽书夜,身曲谁怜旅食人。

亲见飞仙下瑶检,诸公居处与天邻。

(0)

枢密端明先生宠分新茶将以丽句穆然清风久矣不作感叹之馀辄敢属和·其三

诗肠隐隐转饥雷,春困无人与唤回。

强续新诗终不似,空传衣钵向黄梅。

(0)

谢黄主管

一杯为我贳天刑,便觉人间有独醒。

忆昨金华侍经席,曾分甘露饮春庭。

(0)

赠甘法曹

北岳仙人汗漫游,斯文曾到海边州。

谁怜诗礼甘公子,牢落青衫向白头。

(0)

与荐福

湖上童童百亩阴,丹楼碧阁照清深。

不嫌歌板相喧聒,要见桃花印此心。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