篷窗积雨累旬淹,眼暗河山万恨添。
裹颊几家留郤鉴,叩门何处乞陶潜!
巾裾自取居人怪,面目还遭路鬼嫌。
饮泣江头通不寐,黄星夜夜向南佔。
篷窗积雨累旬淹,眼暗河山万恨添。
裹颊几家留郤鉴,叩门何处乞陶潜!
巾裾自取居人怪,面目还遭路鬼嫌。
饮泣江头通不寐,黄星夜夜向南佔。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风雨连绵、环境恶劣的困境中,内心充满了无尽的愁苦与愤懑。首联“篷窗积雨累旬淹,眼暗河山万恨添”以风雨为背景,渲染出一种压抑、沉闷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因长期困顿而产生的深重忧郁和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颔联“裹颊几家留郤鉴,叩门何处乞陶潜!”运用典故,将自己比作东晋名士郤鉴和陶渊明,暗示自己虽怀才不遇,但仍坚守高洁志趣,渴望像他们一样获得理解和归隐田园的理想生活。这里通过对比,凸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颈联“巾裾自取居人怪,面目还遭路鬼嫌”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在社会中的处境。他因为坚持自我,不愿随波逐流,而遭到周围人的不解甚至非议,甚至在道德上被误解。这种孤独与不被理解的感受,加深了诗人的痛苦。
尾联“饮泣江头通不寐,黄星夜夜向南佔”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悲痛与无奈。在江边饮泣,夜不能眠,似乎只有星辰能见证他的痛苦。这里的“黄星”可能象征着希望或某种预兆,但“向南佔”则暗示了诗人对未来方向的迷茫与不确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复杂心理状态,以及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