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君为寿日,令子在周南。
长忆茹荼苦,宁知奉鼎甘。
孤鸾青镜泪,五凤白头簪。
同是为王母,瑶池曲正堪。
太君为寿日,令子在周南。
长忆茹荼苦,宁知奉鼎甘。
孤鸾青镜泪,五凤白头簪。
同是为王母,瑶池曲正堪。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母亲对子女的深沉情感与期望。首联“太君为寿日,令子在周南”点出了节日的氛围和家庭成员的分布,母亲在家中庆祝寿辰,而儿子远在他乡。这种空间上的分离,为后续的情感铺垫了背景。
颔联“长忆茹荼苦,宁知奉鼎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过去的艰苦生活与现在的幸福生活相对比。“茹荼苦”象征着生活的艰辛,“奉鼎甘”则代表了如今的甜美与满足。通过这一对比,诗人表达了对过去不易岁月的回忆以及对当下幸福生活的珍惜。
颈联“孤鸾青镜泪,五凤白头簪”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将母亲比作孤独的鸾鸟,对着镜子流泪,形象地展现了母亲的孤独与思念之情;同时,以“五凤白头簪”象征着家族的繁盛与荣耀,但同时也暗示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老。这两句诗深刻地描绘了母亲内心的情感世界,既有对子女的思念,也有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尾联“同是为王母,瑶池曲正堪”以神话中的王母和瑶池作为背景,表达了母亲如同王母一般,虽身处人间却有着超凡脱俗的情怀。瑶池曲正堪,意味着母亲的心境如同瑶池之水般清澈、宁静,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子女深深的爱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母亲情感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母爱的伟大与深沉,以及对家庭、亲情的珍视。语言含蓄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感人至深的佳作。
徐孺陈蕃塞上从,侯谁在矣张仲同。
君横长菜除丑虏,我有玄言问老龙。
山向至尊齐拱极,水因剑折必朝宗。
如今不卖卢龙塞,万国车书四海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