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庵识破世凉炎,铲彩埋光自养恬。
最有一般真乐处,碧潭掬水弄琼蟾。
洁庵识破世凉炎,铲彩埋光自养恬。
最有一般真乐处,碧潭掬水弄琼蟾。
这首诗以“赠程洁庵五首(其二)”为题,出自元代诗人李道纯之手。诗中描绘了洁庵主人对世事的洞察与内心的宁静,以及在自然中的真乐体验。
首句“洁庵识破世凉炎”,开篇即点明洁庵主人对世间冷暖的深刻理解,暗示其超脱世俗的智慧。接着,“铲彩埋光自养恬”一句,进一步展现主人内心的平和与淡泊,他不追求外在的繁华与光彩,而是通过自我修养,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安详。
“最有一般真乐处,碧潭掬水弄琼蟾”两句,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碧潭象征着清澈纯净的内心世界,主人在这里找到了真正的快乐——不是物质的享受,而是心灵的自由与和谐。他以双手捧起潭水,仿佛在与月光共舞,这不仅是对自然美的欣赏,更是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体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洁庵主人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和对真乐的深刻体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的赞美与向往。
春事阑斑,桐花烂漫,不堪凤栖。
叹交枰世道,容容是福,危航宦海,了了成痴。
邵子豪情,乐天狂态,六十六年才觉非。
溪山畔,要看承风月,舍我其谁。
文章高下随时。
料织锦应须用锦机。
愧老无健笔,高凌月胁,病无佳句,下解人颐。
君昔东坡,我今韩愈,造化一炉如小儿。
都休管,看龟翻荷露,燕落芹泥。
鶗鴂鸣兮,卉木萋止,维暮之春。
笑憨翁渐老,年加三豆,呆郎多事,诗记三星。
六十有三,高吟勇退,只有尧夫范景仁。
从今去,且亭前放鹤,溪上垂纶。
交亲。
散落如云。
仅留得尊前康健身。
有一编书传,一囊诗稿,一枰棋谱,一卷茶经。
红杏尚书,碧桃学士,看了虚名都赚人。
成何事,独青山有趣,白发无情。
夸说洪都,西滕王阁,北豫章台。
对雨帘半卷,江横如旧,沟亭敧压,梯上无媒。
但有江山,更无豪杰,拔脚风尘外一杯。
题千墨,须杜陵老手,太白天才。
力能笔走风雷。
人道是闽乡老万回。
把崇天普地,层胸荡出,横今竖古,信手拈来。
使翰墨场,著伏波老,上马犹堪矍铄哉。
今耄矣,独莼鲈在梦,泉石萦怀。
清江社雨初晴,秋香吹彻高堂晓。
天然带得,酒星风骨,诗囊才调。
沔水春深,屏山月淡,吟鞭俱到。
算一生绕遍,瑶阶玉树,如君样、人间少。
未放鹤归华表。
伴仙翁、依然天杪。
知他费几,雁边红粒,马边青草。
待得清夷,彩衣花绶,哄堂一笑。
且和平心事,等闲博个,千秋不老。
一片湖光净。
被游人、撑船刺破,宝菱花镜。
和靖不来东坡去,欠了骚人逸韵。
但翠葆、玉钗横鬓。
碧藕花中人家住,恨幽香、可爱不可近。
沙鹭起,晚风进。
功名得手真奇隽。
黯离怀、长堤翠柳,系愁难尽。
世上浮荣一时好,人品百年论定。
且牢守、文章密印。
秘馆词人能度曲,更不消、檀板标苏姓。
凌浩渺,纳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