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虫夜啼不肯停,直从黄昏啼到明。
不知讨论底事著,为复怨嗟谁子生。
至竟通宵千万语,真实只是两三声。
唧唧唧唧复唧唧,此外何言君试听。
暗虫夜啼不肯停,直从黄昏啼到明。
不知讨论底事著,为复怨嗟谁子生。
至竟通宵千万语,真实只是两三声。
唧唧唧唧复唧唧,此外何言君试听。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夜难眠的情境,诗人通过描述暗中虫鸣声的连绵不断,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焦虑和烦恼。"暗虫夜啼不肯停,直从黄昏啼到明"两句,生动地捕捉到了蟋蟀在夜晚的叫声,从傍晚持续到天亮,不知疲倦,这也许是诗人心境的一种写照。
"不知讨论底事著,为复怨嗟谁子生"则透露出诗人的内心矛盾和迷茫,他不知道自己在思考什么,也不清楚自己的烦恼来自何处,或许是对生命、存在的某种困惑。
紧接着的两句"至竟通宵千万语,真实只是两三声"表明了诗人尽管内心有着无数的思绪,但最终能言说的却很有限,这里通过对比夜晚虫鸣和人的语言,凸显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与表达上的局限。
最后两句"唧唧唧唧复唧唧,此外何言君试听"则是诗人在邀请读者去聆听这夜晚虫鸣声,仿佛在说,这些声音就像是我内心的真实写照,不需要更多的语言来解释。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自然界细微声音的捕捉,展现了诗人深夜难眠时的心境变化,以及他对于生命、存在问题的思考。诗中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哲思,是一首富有表现力的抒情作品。
川之迥兮澹无风,月初出兮露横空。
汎楼船兮川上弄,明月兮川中鼓兰。
桨兮扬彼素波光,出没兮复见星河。
清歌激兮觞屡进,夜未央兮欢乐多。
欢乐多兮百忧释,百忧释兮除疢疾。
除疢疾兮安吾亲,忘岁年兮游无极。
东坡新船高似屋,两舷开窗三十六。
昨乘缺月汎昆湖,今汎杨湖月方足。
老夫不及困河鱼,到月足时人欠福。
莫能扶惫踏高筵,马不进兮人累俗。
翠盘露酒白玉香,一饮之缘惜难卜。
月从水上忆车公,还能入户寻幽独。
枕前只作卧游人,亦有清华烂双目。
高吟不寐待回船,输却醉乡诗可赎。
群黎欣欣生喜色,四野于今开寿域。
老人并立望天门,白首一生蒙帝德。
试问老人年几何,今见文孙至太和。
凌云昨过蓬莱顶,仙酒频斟俱酩酊。
归来金母复相邀,熟遍蟠桃只俄顷。
天书共领到人间,鹤驭初临万岁颜。
嵩呼敬祝圣人寿,寿比天地高难攀。
我闻人云汉四皓,又闻人云唐九老。
较之商山差若多,视彼香山却为少。
按图不必论异同,图中见面如相逢。
庐山西东白云里,一笑分明五老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