蛩知秋候时鸣壁,香碍蒲帘不出门。
隐几无言心有得,南窗晴日暖侵轩。
蛩知秋候时鸣壁,香碍蒲帘不出门。
隐几无言心有得,南窗晴日暖侵轩。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次韵毛君山房即事十首(其三)》中的第三首。诗人通过对秋虫鸣叫和室内环境的描绘,展现出一种闲适宁静的生活情境。"蛩知秋候时鸣壁",寥寥数语便勾勒出秋意渐浓,蟋蟀在墙壁间低吟,仿佛知晓时节更替,增添了季节的韵味。"香碍蒲帘不出门",进一步描绘了室内香气缭绕,连厚重的蒲帘都似乎因香气而显得碍眼,不愿拉开,足见主人生活的雅致与享受。
"隐几无言心有得",诗人静坐几前,默默无声,内心却充满感悟,暗示着他在静谧中获得了某种人生的体悟或内心的满足。最后,"南窗晴日暖侵轩"以温暖的阳光透过南窗洒满整个房间,渲染出一种明亮而舒适的氛围,也寓含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态度和内心的宁静,以及对自然与生活的深深热爱。
江风萧萧吹古树,关月苍茫海生雾。
北斗渐落明河微,城头乌啼天欲曙。
客子不寐忧无衣,东征三年犹未归。
蟋蟀在户岁将暮,洞庭霜白芙蓉稀。
男儿生当百战死,不执金吾即挟匕。
闭门勿用长夜歌,骐骥终能致千里。
东方龙君降灵女,腾飙曳烟轧腥雨。
扑花扫海神为悲,玉帝封为九河主。
贝宫铜龙刺云滑,彤台斗玉蛟柱八。
琼丝络凤骑紫霞,金帖珑珑水晶袜。
鳌头牵波月簌漉,翠幄银屏沓珠屋。
倒窣天瓢浇火龙,九点齐州一时绿。
挝钟欢饮邀万年,花宫盘盘象青天。
湘妃献乐鼓冰弦,下窥四海销氛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