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邻击鼓北邻听,饮马持戈密相应。
一朝奋跃事争锋,朔气充盈誇战胜。
中原太平日已久,刃顿兵閒空细柳。
二疆款附岁奔驰,捆载金缯萃渊薮。
饫肥服煖四十年,但欲包藏忘德厚。
谋夫愤愤壮士忧,屡献忠言曾苦口。
庙堂尚论正无为,肯向平时议攻守。
朔方三十有六郡,户敛家输佐行阵。
非无硕画破妖巢,直遣万里威棱振。
皇天爱人犹赤子,纵欲驱之言亦讱。
彼方束手听誓盟,重获岁时贽琛赆。
斯民怀德乐休兵,戍卒归来解锋刃。
皆言邻徼复清夷,嗟哉异类终难信。
西邻击鼓北邻听,饮马持戈密相应。
一朝奋跃事争锋,朔气充盈誇战胜。
中原太平日已久,刃顿兵閒空细柳。
二疆款附岁奔驰,捆载金缯萃渊薮。
饫肥服煖四十年,但欲包藏忘德厚。
谋夫愤愤壮士忧,屡献忠言曾苦口。
庙堂尚论正无为,肯向平时议攻守。
朔方三十有六郡,户敛家输佐行阵。
非无硕画破妖巢,直遣万里威棱振。
皇天爱人犹赤子,纵欲驱之言亦讱。
彼方束手听誓盟,重获岁时贽琛赆。
斯民怀德乐休兵,戍卒归来解锋刃。
皆言邻徼复清夷,嗟哉异类终难信。
这首诗描绘了宋朝时期边疆地区的情景。首句“西邻击鼓北邻听”,形象地展现了邻国之间的紧张气氛,鼓声与兵器的碰撞声相互呼应。接着,“一朝奋跃事争锋”描述了边境冲突的突发,人们积极应战,以夸耀胜利的气势。
然而,随着“中原太平日已久”,战争逐渐平息,武器闲置在细柳树下,象征着和平的到来。边境地区的国家开始和睦相处,贸易频繁,财富汇聚。“饫肥服煖四十年”描绘了长期和平带来的富饶生活,但统治者似乎忘记了人民的贡献。
诗人揭示了矛盾,“谋夫愤愤壮士忧”,忠诚的臣子和士兵担忧国泰民安背后的隐患。他们苦口婆心地提出建议,但朝廷“庙堂尚论正无为”,不愿讨论攻守策略。尽管边境有严密的防御措施,“朔方三十有六郡,户敛家输佐行阵”,但并未真正解决问题。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上天仁慈的期待,希望和平得以维系,通过誓言和贡品来巩固盟约。然而,“异类终难信”暗示了对异族的信任问题。整首诗以边境的变迁和人物的忧虑,反映了作者对于国家政策和边防稳固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