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黄鹤已千载,今古茫茫百感俱。
梦里不知归路远,病中更觉客身孤。
那堪岭北怀游子,可许江南作钓徒。
流水落花春已暮,家山东望几踟蹰。
白云黄鹤已千载,今古茫茫百感俱。
梦里不知归路远,病中更觉客身孤。
那堪岭北怀游子,可许江南作钓徒。
流水落花春已暮,家山东望几踟蹰。
这首诗《甲子三月朔日抵武昌微屙有感》由清代诗人金应澍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自然景象的融合,展现了诗人抵达武昌后的复杂心境。
首联“白云黄鹤已千载,今古茫茫百感俱”,以“白云黄鹤”这一典故开篇,暗喻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感慨。接着,“今古茫茫百感俱”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面对古今交替时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历史的沉思,也有对未来的遐想。
颔联“梦里不知归路远,病中更觉客身孤”,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在梦境中,诗人似乎忘记了归途的遥远,而在病痛中,他更加感到自己作为异乡人的孤独。这两句通过对比,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感和对家的深切思念。
颈联“那堪岭北怀游子,可许江南作钓徒”,诗人将自己比作“游子”和“钓徒”,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那堪”和“可许”的转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尾联“流水落花春已暮,家山东望几踟蹰”,以自然界的景象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暗示春天即将过去,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站在武昌,遥望山东,诗人的心绪难以平静,几度徘徊,表达了对故乡的无限思念和不舍。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流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情感。
客行惨澹无颜色,十年枉用开山力。
巨蛇不拔山不摧,山瘴如烟山树黑。
五六月间蒸暑湿,大湖痞鬼家家入。
饥鼠清宵绕案行,怪枭白昼当门立。
瘴疠犹可,生番杀我。民为彼兽,山为彼囿。
既择其肥,亦食其瘦。
肥男瘦男为彼噬,鬼必搏膺诉天帝。
坏门陷厕为大厉,不然或在彼膏肓,彼无医和那得制。
岂知带血挟人头,况使骨肉成寇仇。
鬼不仇番仇骨肉,骨肉吞声惟暗哭。
鬼家不敢招魂祭,或恐魂引凶番至。
生为肉兮死为伥,闻所未闻真骇异。
民视番,猛于官,官奉番,骄于子。
番屠民,如屠豕,官闻知,惟充耳。
山水毒淫乃如彼,豺虎纵横复如此。
居民皇皇走折趾,先生入山可已矣。
《七月七日再入大湖作》【清·梁成楠】客行惨澹无颜色,十年枉用开山力。巨蛇不拔山不摧,山瘴如烟山树黑。五六月间蒸暑湿,大湖痞鬼家家入。饥鼠清宵绕案行,怪枭白昼当门立。瘴疠犹可,生番杀我。民为彼兽,山为彼囿。既择其肥,亦食其瘦。肥男瘦男为彼噬,鬼必搏膺诉天帝。坏门陷厕为大厉,不然或在彼膏肓,彼无医和那得制。岂知带血挟人头,况使骨肉成寇仇。鬼不仇番仇骨肉,骨肉吞声惟暗哭。鬼家不敢招魂祭,或恐魂引凶番至。生为肉兮死为伥,闻所未闻真骇异。民视番,猛于官,官奉番,骄于子。番屠民,如屠豕,官闻知,惟充耳。山水毒淫乃如彼,豺虎纵横复如此。居民皇皇走折趾,先生入山可已矣。
https://shici.929r.com/shici/bYmDZxbY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