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颍叟弟耕堂即事·其三》
《次韵颍叟弟耕堂即事·其三》全文
宋 / 苏泂   形式: 古风

儒冠误终身,其始从上士。

头白赋归来,不腐已其次。

我今戒儿侄,万卷易双耜。

向使微阿连,几败乃公事。

(0)
注释
儒冠:指儒家学者的帽子,象征读书人的身份。
上士:古代对有德行或地位较高的士人的称呼。
赋归来:指辞官归隐,赋诗以表达归乡之情。
易双耜:易,交换;双耜,两把犁,比喻学问再多也不如实践重要。
阿连:可能是诗人提到的某个人名,以其为例说明重要性。
乃公事:乃,你的;公事,家中的事务,这里指管理家族。
翻译
儒雅的帽子误了我一生,当初我是跟随高尚的士人。
直到头发花白才吟诗归乡,不腐朽已经是其次的追求。
我现在告诫我的子侄们,读书再多也比不上农具耕田实在。
假如没有像阿连那样的人辅佐,恐怕会多次败坏家中的事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泂的作品,名为《次韵颍叟弟耕堂即事(其三)》。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传统儒家学术的反思和对个人经历的回顾。

“儒冠误终身,其始从上士。”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过去追求儒家学问的反省,认为这种追求可能是人生的一大误解,而这一切都是从师承最高学府开始的。这里的“儒冠”指的是儒家的服饰和头衔,是当时读书人的象征。

接着,“头白赋归来,不腐已其次。”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年老还未有成就,返回家乡的情景。“头白”是形容词,意味着头发变白,指的是作者已经老迈。这里的“不腐”可能是自嘲之辞,因为在当时的观念中,读书人如果没有功名,就会被认为是一种失败。

“我今戒儿侄,万卷易双耜。”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后辈的教诲,希望他们不要重复自己过去的错误,要通过广泛阅读(“万卷”)来获取知识和智慧。“双耜”指的是耕田用的农具,这里比喻学习要像耕田一样勤劳。

最后,“向使微阿连,几败乃公事。”这两句是对过去经历的反思,可能是在描述某次因为个人关系(“微阿连”)而导致的事业挫折。这里的“几败”表达了事情几乎失败的紧急关头,而“乃公事”则指的是官方或公共的事务。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回顾,展现了作者对于传统学术追求与个人的生活选择之间关系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苏泂
朝代:宋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猜你喜欢

逍遥咏·其九

谁测玄机圣,天功地久长。

群生皆是性,道德有圆方。

妍丑随情意,于戏细酌量。

达人知淡泊,默默见非常。

(0)

长相思·其二

燕高飞。燕低飞。正是黄梅青杏时。榴花开数枝。

梦归期,数归期。想见画楼天四垂。有人攒黛眉。

(0)

秋来

秋来病叶不禁风,渐觉虚檐坠片红。

斜日半溪人唤渡,断云千里雁横空。

诗情得似驯鸥子,世事徐观失马翁。

忻戚莫将为我役,此怀拍拍自春融。

(0)

多景楼

栏干投北是神州,莫怪诸公怯上楼。

千载潮声如有恨,犹能含怒到瓜洲。

(0)

探芳信·其五贺麓翁秘阁满月

探春到。见彩花钗头,玉燕来早。

正紫龙眠重,明月弄清晓。

夜尘不浸银河水,金盎供新澡。

镇帷犀、护紧东风,秀藏芝草。星斗粲怀抱。

问雾暖蓝田,玉长多少。禁苑传香,柳边语、听莺报。

片云飞趁春潮去,红软长安道。

试回头、一点蓬莱翠小。

(0)

杏花天

鬓棱初剪玉纤弱。早春入、屏山四角。

少年买困成欢谑。人在浓香绣幄。

霜丝换、梅残梦觉。夜寒重、长安紫陌。

东风入户先情薄。吹老灯花半萼。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