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干投北是神州,莫怪诸公怯上楼。
千载潮声如有恨,犹能含怒到瓜洲。
栏干投北是神州,莫怪诸公怯上楼。
千载潮声如有恨,犹能含怒到瓜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雄伟的山河之图,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壮丽景色的赞美之情和民族自信心。开篇"栏干投北是神州"一句,设定了整个画面,"栏干"指的是高楼或长城的栏杆,这里借指江南的多景楼,而"神州"则代指中国,诗人通过这种宏大叙述,使读者感受到这座楼所在之地的非凡。接着"莫怪诸公怯上楼",则是一种反语,表面上劝说人们不必害怕登楼,但实际上是对那些不敢正视现实、不愿意面对挑战的人的一种讽刺。
在下一句"千载潮声如有恨"中,"千载"意味着悠久的历史,"潮声"则指长江的波涛声响,而"如有恨"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历史悲剧的感慨。这里的"恨"不仅是自然界的声音,更蕴含着对历史苦难的深切体会。
最后一句"犹能含怒到瓜洲","犹能"表示依然、尚且之意,"含怒"指的是内心的激愤与不平,而"瓜洲"则是长江中一个著名的地方。这句话传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上不公正义和民族屈辱仍旧保持着强烈的情感,虽然时间久远,但这种愤懑之情依然如潮水般涌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深厚感情,以及对于历史上某些不公正义事件的深切记忆和批判。
醉中别大梁,西归胃水阳。
飘然何所似,浮云辞帝乡。
归来惊岁晏,怅然增浩叹。
景短倏云暝,夜寒难至旦。
指酒雪花飞,早梅思南枝。
碧落周星纪,青阳换岁时。
双鱼忽得书,云已外华籍。
金骨俄轻举,玉霄仍近密,小谏官职清,大才文翰逸。
献纳有嘉谋,英豪伸壮图。
万乘是知己,三公骇奇士。
严吴侍从臣,元白才名子。
挥毫烂彩霞,逸性飞湍水。
不日演丝纶,鳌宫承帝旨。
伊余重交结,白日贯精诚。
黄金一诺重,鸿毛万事轻。
微尘弹作冠,清泉涤吾缨。
思佩朝天箓,相将升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