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岭盘之西,问景曾未经。
由兹至蟠龙,云近廿里程。
羊肠虽纡巇,跋马犹堪登。
拂曙披烟萝,露浓花木馨。
云罩莫衡高,岩松辨层青。
须臾海日出,玉柱标铜钲。
放眼得奇观,万象俱光明。
西岭盘之西,问景曾未经。
由兹至蟠龙,云近廿里程。
羊肠虽纡巇,跋马犹堪登。
拂曙披烟萝,露浓花木馨。
云罩莫衡高,岩松辨层青。
须臾海日出,玉柱标铜钲。
放眼得奇观,万象俱光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前往西岭的旅程,沿途的景色变化丰富,从山道的蜿蜒崎岖到清晨的烟雾缭绕,再到日出时分的壮丽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诗人的细腻观察力。
首句“西岭盘之西,问景曾未经”点明了行程的方向和未知的探索感。接着,“由兹至蟠龙,云近廿里程”描述了旅程的长度和沿途的云雾缭绕,暗示了旅途的遥远与神秘。通过“羊肠虽纡巇,跋马犹堪登”两句,诗人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山路的曲折险峻,但即便如此,骑马者仍能攀登,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征服的决心。
“拂曙披烟萝,露浓花木馨”描绘了清晨的景象,晨光初照,烟雾缭绕,露水滋润着花木,散发出阵阵清香,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下来,“云罩莫衡高,岩松辨层青”则进一步展示了云雾覆盖下的山峰和岩石上青松的层次感,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和深远感。
最后,“须臾海日出,玉柱标铜钲”描绘了日出的壮丽景象,太阳从海平线上升起,如同玉柱般矗立,而铜钲则可能象征着某种声音或信号,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最后一句“放眼得奇观,万象俱光明”总结了整个旅程的体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内心的光明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旅途经历的独特体验,是一首富有情感和意境的佳作。
刻意吟云山,尤知隐沦妙。
远公何为者,再诣临海峤。
而我高其风,披图得遗照。
援毫无逃境,遂展千里眺。
淡扫荆门烟,明标赤城烧。
青葱林间岭,隐见淮海徼。
但指香炉顶,无闻白猿啸。
沙门既云灭,独往岂殊调。
感对怀拂衣,胡宁事渔钓。
安期始遗舄,千古谢荣耀。
投迹庶可齐,沧浪有孤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