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魄长官江海客,少豪万里寻春。
而今憔悴向溪滨。断无觞咏兴,惟有簿书尘。
手插海棠三百本,等闲妆点芳辰。
他年绛雪映红云。丁宁风与月,记取种花人。
落魄长官江海客,少豪万里寻春。
而今憔悴向溪滨。断无觞咏兴,惟有簿书尘。
手插海棠三百本,等闲妆点芳辰。
他年绛雪映红云。丁宁风与月,记取种花人。
这首词作《临江仙·县圃种花》出自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刘克庄之手。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怀念过去豪情万丈、寻春问柳的岁月,而现今则是心境憔悴,对比鲜明。
"落魄长官江海客,少豪万里寻春。" 这两句通过“落魄”一词,形象地描绘出诗人过去游历四方、胸怀壮志的生活状态。而“江海客”和“万里寻春”,则是对当时壮阔心情的一种抒发。
"而今憔悴向溪滨。断无觞咏兴,惟有簿书尘。" 这两句诗转折至现实,表达了诗人由盛年到中年的沧桑变迁和心境的变化。“而今”二字,引出了时间的流逝与内心世界的落差。而“溪滨”、“觞咏兴”则是对曾经热情已减退现状的一种描绘。
"手插海棠三百本,等闲妆点芳辰。" 这两句诗通过“手插海棠”的生动画面,展现了诗人目前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这里的“海棠”指的是一种开花在水中的植物,它不仅是自然景物的写实,也象征着诗人的情感世界。而“等闲妆点芳辰”,则是在这种环境中,诗人寻找的一丝慰藉和美好的时光。
"他年绛雪映红云。丁宁风与月,记取种花人。" 最后两句,诗人通过对过去的回忆,将“绛雪”、“红云”、“风”、“月”这些自然元素与“种花人”的情感世界相结合,表达了对于美好时光和情感寄托的深切怀念。
总体而言,这首词作以其丰富的情感色彩、生动的意象,以及对过去与现在生活状态的对比,展现了一位曾经豪放不羁,后来却不得志的中年人的心路历程。
新来衰态见,书懒读,镜休看。
笑量窄才悭,卷无警策,杯有留残。
思量减些年甲,怎奈何、须与鬓难瞒。
假使诏催上道,不如敕放还山。数年前乞挂衣冠。
耄矣尚盘桓。且行歌拾穗,未应天上,解胜人间。
仙家更无理会,至今传、都厕处刘安。
莫怪是翁矍铄,止缘老子痴顽。
高为峰岚下涛江,极目森秀涵苍凉。
始知著色未造极,壹似丑女施铅黄。
惊泉骇石聚幽怪,巨楠穹柏蟠老苍。
鹿门寺,华子冈,是耶非耶远莫详。
疑闻钟声起晻霭,似有帆影来微茫。
陌穷渡绝雪满坂,驴鞍钓笠分毫芒。
炎曦亭午试展玩,坐觉烟雨生缣缃。
古来绝艺必名士,俗史辟易安敢当。
大年脂粉米老狂,先朝仅数燕侍郎。
吾闻汾阳子,贵购父画一笔不许它人藏。
矮屏短轴已可宝,况此四幅垂华堂。
呜呼主人谨护守,神雷鬼电或取将。
李杜文章宗,继者宜重黎。
伯禽视熊骥,未易分高低。
小者善钩鱼,大者能栅鸡。
世无托孤者,练葛谁提携。
谪仙葬青山,女嫁为农妻。
州牧选高援,使嫔于中闺。
曰禽鸟有匹,宁合不愿睽。
生于隋唐后,名与姬姜齐。
吾家中垒公,惜不经品题。
君家忠节著先朝,庙院如今稍寂寥。
晋代褒勋侯谢澹,唐人诏姓取颜标。
地寒访我门罗爵,天定看君世珥貂。
欲扫空斋同夜话,山荒黄独尚无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