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玉女摇仙佩.客大梁月夜感赋》
《玉女摇仙佩.客大梁月夜感赋》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玉女摇仙佩

客愁无那,何日归程,真向江淮起柁。

恼杀天边,一轮明月,挂在玉津园左。照著凄凉我。

又雁飞墙角,马嘶城垛。

枕棱畔、如冰似铁,仰视中庭,数点星颗。

便有梦还家,生怕更楼,已曾合锁。擘阮薰香都惰。

只剩缤纷,帘影对人低簸。

暗数从前,宣和风景,多少花骢凤舸。此夜谁端坐。

匿笑处、颤立几行钗朵。

想又是、天街似水,梅花糁地,内家一阵香车过。

遥映著、樊楼灯火。

(0)
鉴赏

这首《玉女摇仙佩》是清代词人陈维崧在大梁月夜所作的一首感怀之作。词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客居异乡的愁绪与思乡之情,通过月夜下的景物描写,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又深沉的艺术氛围。

词的开篇“客愁无那,何日归程”,直接点出了词人的离愁别绪,表达了对归家的渴望。接着,“恼杀天边,一轮明月”一句,以月夜为背景,借月之明亮反衬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月光洒落,不仅照亮了“我”的周围环境,也照亮了词人心中的那份思念与期盼。

“又雁飞墙角,马嘶城垛”两句,通过雁鸣与马嘶的声音,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凄凉,同时也暗示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接下来,“枕棱畔、如冰似铁,仰视中庭,数点星颗”描绘了词人在异乡的夜晚,只能与冰冷的床榻、寥落的星辰为伴,更加深了其孤独感。

“便有梦还家,生怕更楼,已曾合锁”则表达了词人虽然在梦中得以回到家乡,但现实中的种种限制却让他无法真正实现这一愿望,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悲哀。最后,“擘阮薰香都惰。只剩缤纷,帘影对人低簸”通过描述阮琴的闲置与帘影的摇曳,进一步展现了词人内心的慵懒与寂寞。

整首词以月夜为线索,通过一系列的景物描写,将词人的思乡之情与内心的孤独感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词中既有对故乡的深深怀念,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挣扎,情感丰富而深刻,艺术表现力强,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最乐贤王子

最乐贤王子,今岁好中秋。
夜深珠履,举杯相属尽名流。
宿雨乍开银汉,洗出玉蟾秋色,人在广寒游。
浩荡山河影,偏照岳阳楼。
露华浓,君恩重,判扶头。
霓旌星节,已随丝管下皇州。
满座烛光花艳,笑罥乌巾同醉,谁问负薪裘。
月转檐牙晓,高枕更无忧。

(0)

菩萨蛮·黄莺啼破纱窗晓

黄莺啼破纱窗晓。
兰缸一点窥人小。
春浅锦屏寒。
麝煤金博山。
梦回无处觅。
细雨梨花湿。
正是踏青时。
眼前偏少伊。

(0)

菩萨蛮·拍堤绿涨桃花水

拍堤绿涨桃花水。
画船稳泛东风里。
丝雨湿苔钱。
浅寒生禁烟。
江山留不住。
却载笙歌去。
醉倚玉搔头。
几曾知旅愁。

(0)

菩萨蛮·山城何岁无风雨

山城何岁无风雨。
楼台底事随波去。
归棹望谯门。
沙痕炯断云。
诗成空吊古。
想像经行处。
陵谷有余悲。
举觞浇别离。

(0)

点绛唇·山暗秋云

山暗秋云,暝鸦接翅啼榕树。
故人何处。
一夜溪亭雨。
梦入新凉,只道消残暑。
还知否。
燕将雏去。
又是流年度。

(0)

菩萨蛮·微云红衬馀霞绮

微云红衬馀霞绮。
明星碧浸银河水。
猗枕画檐风。
愁生草际蛩。
雁行离塞晚。
不道衡阳远。
归恨隔重山。
楼高莫凭栏。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