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暑》
《秋暑》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古风

夏暑减未曾,秋暑增愈剧。

老翁避无处,茅斋聊憩息。

银盆满注水,银水同一色。

中涵双桂影,倒卧一天碧。

清光湛不动,欲弄还复惜。

偶然一播洒,树影碎相激。

洗面凉已滋,漱齿痛仍逼。

平生畏秋暑,老去畏弥极。

(0)
注释
夏暑:夏天的暑气。
未曾:未曾减少。
秋暑:秋天的暑热。
老翁:年迈的老者。
避无处:无处躲避。
茅斋:简陋的茅屋。
银盆:银色的盆子。
注水:盛满水。
双桂影:两株桂花的倒影。
一天碧:一片碧绿的天空。
清光湛不动:清冷的月光静止。
弄还复惜:欣赏却舍不得。
播洒:洒落。
树影碎相激:树影在月光下破碎摇曳。
凉已滋:感到清凉。
漱齿痛:刷牙时疼痛。
平生畏:一生都惧怕。
弥极:更加深切。
翻译
夏天的暑气未曾减少,秋天的暑热却更加强烈。
年迈的老翁无处躲避,只能在简陋的茅屋暂作休息。
银盆盛满了清水,银色的水与盆子颜色一致。
水中映照着两株桂花的倒影,仿佛躺在一片碧绿的天空之下。
清冷的月光静止不动,想要欣赏却有些舍不得。
偶尔洒落几许,树影在月光下破碎摇曳。
洗脸时感到一阵清凉,但刷牙时仍感疼痛。
一生都惧怕秋天的暑热,年纪越大,这种畏惧越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炎热渐减而秋天却变得更加酷热,老人无处躲避,只能在简陋的茅屋中稍事休息。诗中的意象丰富,如银盆注水与水同一色,既形象地描绘了夏秋之交的清凉,又寓意着物我两忘的境界。双桂影倒映在水中,一天碧绿交织,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细腻感受。

诗中的"洗面凉已滋,漱齿痛仍逼"则透露出老年人的身体不适与对秋暑的畏惧。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比夏末秋初温度变化的描述,以及老人对酷热难耐的感受,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晚期,尤其是身心双重的困顿和无奈的情怀。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厓山大忠祠·其四

千载英雄馀恨在,怒涛惊浪日摏撞。

有天肯与仇同戴,无面能看主再降。

烈士深悲甘蹈海,中原不复竟如江。

君王莫罪风波恶,应是憸人解覆邦。

(0)

灵岩山绝顶望太湖

灵岩山正当胥口,落日西南望太湖。

双岛如螺浮欲吐,片帆和鸟去俱无。

閒论往事何能说,不见高人试一呼。

慎勿近前波浪恐,大都奇绝在模糊。

(0)

暮春

高榆风定翠相围,天气悠扬思转微。

画阁凝香新试扇,春肌生汗欲更衣。

乍闻幽鸟浑无见,时堕游丝忽漫飞。

惆怅东阑寻晓梦,落花芳草已都非。

(0)

闻恩诏有感四首·其三

天地重开日月移,幽人感激中兴时。

湘累莫漫题芳杜,汉皓何须咏紫芝。

(0)

登武昌西山绝顶二首·其二

山迥人跻倦,云长鸟去迟。

天中倾竹叶,日下把松枝。

石想吴王剑,城吟谢客诗。

醉归临渡处,应与夕阳期。

(0)

夜过邵子草堂

觅径依林薄,传杯竟夜分。

曲堤盘古月,老树宿寒云。

室静江鸣彻,山空鬼啸闻。

倦来吾谢去,明发过论文。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