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李端叔大夫从参寥子游许昌西湖十绝·其三》
《和李端叔大夫从参寥子游许昌西湖十绝·其三》全文
宋 / 李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百物争春竟可怜,清池绿净但沉天。

浮萍细碎从渠长,憎见差池点荇钱。

(0)
注释
百物:各种事物。
争春:争夺春天。
竟:竟然。
可怜:令人怜惜。
清池:清澈的池塘。
绿净:碧绿洁净。
沉天:倒映天空。
浮萍细碎:形容浮萍散乱的样子。
细碎:碎小分散。
从渠长:任由它生长。
憎见:不喜欢看到。
差池:不整齐,这里指荇菜的叶子。
荇钱:荇菜的叶子,形状像古代的钱币。
翻译
万物竞相争春光,真是惹人怜爱。
清澈的池塘水色碧绿,倒映天空一片深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湖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生命之美好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百物争春竟可怜”一句,展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竞相绽放的生机,但诗人却用“可怜”二字,流露出一种对这繁华背后可能隐藏的脆弱和不堪的感慨。

“清池绿净但沉天”则是对湖水景色的描绘,透过澄清的水面,可以看到池底的绿色植被,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而深远。

“浮萍细碎从渠长”中的“浮萍”,即是浮在水面的落叶或植物,它们细碎且随风飘散,沿着水流缓缓前进,这一幕生动地展现了春日的柔和与生命的流动。

最后,“憎见差池点荇钱”则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在湖中不如自己所愿、杂乱无章的植物(荇菜)的一种厌恶之情,可能是因为它们破坏了湖面的美好,也或许是诗人内心对于生命中的不完美和无序的一种投射。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湖景的描写,以及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流露,展现了一个深邃而多层次的意境。

作者介绍
李廌

李廌
朝代:宋   字:方叔   号:德隅斋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生辰:zhì)(1059-1109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猜你喜欢

城楼望水

远水全无地,高城略近天。

龙吟忽半见,虹饮竞相鲜。

鱼鳖争乘渚,儿童狭济川。

秋风只昨日,物意已萧然。

(0)

停云诗

停停何山云,霭霭在我庐。

浓光贲草木,润气下琴书。

望望若可亲,久之翳寒虚。

坐恐猋风来,东西随所如。

我道与世异,里闾相见疏。

嗟云亦何事,低徊能慕予。

谅以无心故,形影暂相于。

(0)

经浯溪元次山旧隐

次山曾此隐,溪壑水清漪。

废宅群山合,高名千古垂。

修篁森钓渚,乐石耸丰碑。

唯有乔林色,苍苍似昔时。

(0)

次韵和文潞公题王右丞维辋川图

辋川诚自好,人各爱吾园。

欲纵家山乐,终縻吏事繁。

鸿飞思避弋,羝触困羸籓。

几日归陶径,方知践此言。

(0)

遣闷

隆冬雪跨月,度日关门庐。

乘昏气惨烈,悲风吹江湖。

白鹄翅翼伤,塌然困泥涂。

不入鸧鹒群,哀鸣忆云衢。

夕饥乏粒食,浩荡天地俱。

何时辟重阴,得见白日舒。

(0)

于太常寺听陈国蔡子元所校正声乐诗

维阳成礼乐,治定昔君临。

充庭观树羽,之帝仰摐金。

既因钟石变,将随河海沈。

湛露废还序,承风绝复寻。

衮章无旧迹,韶夏有馀音。

泽竭英茎散,人遗忧思深。

悲来未减瑟,泪下正闻琴。

讵似文侯睡,聊同微子吟。

钟奏殊南北,商声异古今。

独有延州听,应知亡国音。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