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五月二十五日三陂桥晚眺》
《五月二十五日三陂桥晚眺》全文
宋 / 吕南公   形式: 古风

涨水久已退,擎泥草扶疏。

平畴极我目,一来施犁锄。

九夏行过六,尚忧复污潴。

哀咨此乡民,耕力岂踌躇。

地势苦卑薄,况无古川渠。

愁潦惧熯乾,不可保终初。

昨者多暑雨,洪波日凌虚。

新来满旬晴,渗涸类灌蒩。

垂秋且当莳,到否知何如。

摇摇众农心,凛若畏简书。

远瞻来南山,其壤似郊墟。

依微绿秀间,浮白略散舒。

间喜早稻吐,因高得纡馀。

幸无风早催,聊济升斗储。

天下有大福,唯民乐田庐。

乐哉俟丰登,快我羁旅居。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五月二十五日傍晚在三陂桥所见的农田景象,以及对农民劳作生活的深切关怀。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和谐共生。

首句“涨水久已退”,点明了季节变化,雨水充沛后,河水退去,大地恢复平静。接着“擎泥草扶疏”描绘出草木繁茂的景象,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勃勃。诗人通过“平畴极我目,一来施犁锄”表达了对农民辛勤耕耘的赞美,同时也预示着丰收的希望。

“九夏行过六,尚忧复污潴”则反映了农民对土地的担忧和对雨水的警惕,体现了他们对农业生产的深刻理解与敬畏之心。“哀咨此乡民,耕力岂踌躇”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同情与敬意。

接下来,“地势苦卑薄,况无古川渠”揭示了农田面临的自然条件限制,强调了水利设施的重要性。“愁潦惧熯乾,不可保终初”进一步描绘了农民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焦虑与不安。

“昨者多暑雨,洪波日凌虚”描述了近期的天气状况,暴雨连绵,洪水泛滥。“新来满旬晴,渗涸类灌蒩”则转而描写连续晴天后,土地逐渐干涸的景象。“垂秋且当莳,到否知何如”表达了农民对于即将到来的秋季播种的期待与不确定性。

“摇摇众农心,凛若畏简书”生动地描绘了农民内心的忐忑与对自然法则的敬畏。“远瞻来南山,其壤似郊墟”通过远处的景色,展现了农田的广阔与美丽。“依微绿秀间,浮白略散舒”则进一步描绘了绿意盎然的田野与散布其间的白色作物,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间喜早稻吐,因高得纡馀”表达了对早稻生长的喜悦与对丰收的期待。“幸无风早催,聊济升斗储”则体现了农民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与对粮食安全的重视。“天下有大福,唯民乐田庐”表达了对人民安居乐业的向往与祝福。

最后,“乐哉俟丰登,快我羁旅居”表达了诗人对丰收的期待与对农民生活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农民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农业社会的深刻理解和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深切同情,同时也传达了对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吕南公

吕南公
朝代:宋

吕南公(约1047--1086),字次儒,简称南公。建昌军南城县丰义乡人(今江西黎川县裘坊乡一带)。北宋文学家。博涉丰富,书无不读,为文不喜缀缉陈言。熙宁中,(公元1073年左右)士方推崇王肃、马融、许慎之业,剽掠临摹之艺大行,独南公不能逐时好。一试礼闱不遇,遂退而乐室灌园,益著书,且借史笔以寓贬,以斧名齐。元佑初,(公元1086年)立十科士,曾肇疏称之欲命以官,旋卒。南公著有灌园集二十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猜你喜欢

偈颂七首·其一

葛陂化杖谁为力,陶壁飞梭事有因。

好是风云相际会,峥嵘头角自惊群。

(0)

登芜城古台

无处堪高望,城边上古台。

穷秋人独立,落日雁空回。

地险千峰出,霜严万木摧。

迟吟不能下,满眼是尘埃。

(0)

送别一西堂

一老说淡话,志怀绝险艰。

别离从阙下,游戏且人间。

落羽羞言命,临岐强破颜。

住山须鈯斧,此句急追还。

(0)

客夜偶成

万里长为客,穷愁岂自宽。

年衰发种种,幽集夜漫漫。

风卷湖烟静,云收溪月寒。

天涯少知遇,唯有醉江干。

(0)

六言山居·其四

粉芋头煨软火,懒黄菁煮沙瓶。

饭后乌藤用事,小奚忙启岩扃。

(0)

靠布袋常思惟赞

赤骨律穷,单靠布袋。子细思量,大有事在。

平地要升兜率天,你这汉是颠是騃。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