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楚苍然万木疏,又携筇杖叩精庐。
长松天目浮云驻,小句中峰出定馀。
施食渐看飞鸟集,放生欲废种鱼书。
烟波如此不归去,空向花宫问索居。
平楚苍然万木疏,又携筇杖叩精庐。
长松天目浮云驻,小句中峰出定馀。
施食渐看飞鸟集,放生欲废种鱼书。
烟波如此不归去,空向花宫问索居。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金光明寺的所见所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首联“平楚苍然万木疏,又携筇杖叩精庐”开篇即营造了一种深邃而静谧的氛围,诗人手持竹杖,踏入这处隐秘的修行之所,仿佛步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颔联“长松天目浮云驻,小句中峰出定馀”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超凡脱俗,长松与浮云相映成趣,仿佛是天地间的一幅动人心魄的画卷。颈联“施食渐看飞鸟集,放生欲废种鱼书”则通过日常的禅修活动,展现了僧侣们慈悲为怀、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尾联“烟波如此不归去,空向花宫问索居”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与不舍,似乎在询问自己为何不能长久地停留于此,享受这份宁静与自由。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寺庙生活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美好愿景。
霜笛清风帘窈。乍觉寒生峭。
清溪残影,邓尉新愁向谁道。
树丛山径窄,蒂密燕支小。
叹吟朋胜事,两地梦萦绕。会时难,去路杳。
久客伤怀抱。频移佳种,未许繁花乱晴昊。
雁书迟有待,庾岭春将到。慢开尊,故人今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