扰扰纷纷满眼尘,可怜光景逐时新。
数声啼鸟乱云暮,竹外一枝梅小春。
扰扰纷纷满眼尘,可怜光景逐时新。
数声啼鸟乱云暮,竹外一枝梅小春。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寺庙周围的自然景象,充满了生机与宁静之美。首句“扰扰纷纷满眼尘”以反衬手法,突出了纷扰尘世的对比,引出对清新宁静之美的向往。接着,“可怜光景逐时新”表达了时光流转、万物更新的感慨,流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数声啼鸟乱云暮”一句,通过“数声啼鸟”和“乱云暮”营造了一种黄昏时分的氛围,鸟鸣声打破了宁静,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而“乱云”则暗示了天空的变幻莫测,与“数声啼鸟”的和谐共存,展现了自然界中和谐共生的一面。
最后一句“竹外一枝梅小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以“竹”、“梅”两种植物作为意象,不仅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更寓意着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和高洁的品质。在“竹外一枝梅”的画面中,梅花虽小却独立于竹林之外,象征着在困境中依然保持自我、不随波逐流的精神风貌。整句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生命坚韧不屈精神的颂扬。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春天寺庙周围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与生命的独特感悟。
飘泊悲生事,人情翻手云。
习闲真似懒,补拙谩知勤。
老作渔樵计,梦观钟鼎勋。
成亏皆一戏,不复问斯文。
我从西山居,不作东山梦。
联绵翠光浮,远目不暇送。
飘飘贵公子,万卷辄成诵。
高怀到林丘,杖履邀我从。
褰裳欲从之,未发神已动。
何人折柬客,不结莲社供。
胜游遂中休,一篑真可痛。
诗成美六逸,叙事一一中。
但惭猿狙杙,乃与杞梓共。
闽山寒更青,森木閟阴洞。
鹿涧清自流,醴井浅可弄。
寻幽当及辰,为乐要与众。
兹游倘再卜,勇往不待风。
径须理百屣,日日听鞭凤。
山茶著包大如茧,初见寒梢一花展。
强将老眼趁年华,日日芒鞋踏苔藓。
花神似苦山翁催,不问春风有深浅。
树头纷纷弄月明,冰雪琼瑶乱裁剪。
痴□公事无了时,与花拚作十日期。
阑风伏雨恐相逼,夜傍花阴烧烛随。
攀条嚼蕊兴不尽,满把自摘香传衣。
星星霜鬓簪不得,小撚疏英翻酒卮。
儿童莫作吴歈声,山翁正与花神盟。
生愁一片风飘零,留取北枝宽作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