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消长夏日,同试九龙泉。
树远含初雨,云低结暮烟。
峰巅双塔耸,石畔一僧眠。
不尽登临兴,言归思渺然。
欲消长夏日,同试九龙泉。
树远含初雨,云低结暮烟。
峰巅双塔耸,石畔一僧眠。
不尽登临兴,言归思渺然。
此诗描绘了夏日游览惠山的情景,以“九龙泉”为线索,展现了山水之美与人文之趣。首句“欲消长夏日”,点明季节与目的,表达了诗人希望在炎炎夏日中寻求清凉之意。接着,“同试九龙泉”,既写出了与友人一同探索自然之乐,也暗示了对泉水的期待与尝试。
“树远含初雨,云低结暮烟。”这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雨后黄昏的山水画卷。远处的树木仿佛被初降的雨水润泽,而低垂的云雾则与晚霞交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这样的景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峰巅双塔耸,石畔一僧眠。”这两句进一步展示了山中的静谧与和谐。高耸的双塔与沉睡的僧人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象征着历史与文化的积淀,后者则代表了内心的平静与修行。这一景象不仅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融合,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与向往。
最后,“不尽登临兴,言归思渺然。”表达了诗人虽已归途,但心中仍留恋于这次旅行的美好体验,思绪飘渺,难以忘怀。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也触及了读者的心灵深处,引发共鸣。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夏日游览山水的乐趣与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作品。
神龙反正语多秘,元祐改子亦称制。
梁公温公时不同,苦心要为宗社计。
公傅冲主历两朝,遭际之隆古莫媲。
中书当笔无所让,安知身与危机会。
温树不言心自悲,文采风流特余事。
郑斋晚得衣钵传,遗书缀辑笃风义。
远溯鸥苏近顾王,生朝补祝举成例。
城南乱后车马稀,惟有西山犹故态。
暂借团蒲缔古欢,自循汉腊修私祭。
流传翰墨已豪芒,尚与平原堪作替。
我亦春风座下人,云台夙昔聆高议。
陆氏旧庄久就荒,冬郎敝箧空留记。
载酒难寻门外踪,抚筝重感筵间涕。
宫邻金虎竟始终,空山枉唤奈何帝。
有人唳鹤痛华亭,几辈牵黄忆上蔡。
窜身犹得老江湖,坏事何须嗔鬼怪。
忠佞于今已昭昭,挥戈不挽虞渊逝。
吾侪苟活真幸民,莫厌相从饮文字。
魂兮大鸟傥归来,此举年年宜勿废。
《翁文恭公生日师郑吏部邀同人陶然亭为瓶社第一集并出遗墨传观敬赋长句》【清·郭曾炘】神龙反正语多秘,元祐改子亦称制。梁公温公时不同,苦心要为宗社计。公傅冲主历两朝,遭际之隆古莫媲。中书当笔无所让,安知身与危机会。温树不言心自悲,文采风流特余事。郑斋晚得衣钵传,遗书缀辑笃风义。远溯鸥苏近顾王,生朝补祝举成例。城南乱后车马稀,惟有西山犹故态。暂借团蒲缔古欢,自循汉腊修私祭。流传翰墨已豪芒,尚与平原堪作替。我亦春风座下人,云台夙昔聆高议。陆氏旧庄久就荒,冬郎敝箧空留记。载酒难寻门外踪,抚筝重感筵间涕。宫邻金虎竟始终,空山枉唤奈何帝。有人唳鹤痛华亭,几辈牵黄忆上蔡。窜身犹得老江湖,坏事何须嗔鬼怪。忠佞于今已昭昭,挥戈不挽虞渊逝。吾侪苟活真幸民,莫厌相从饮文字。魂兮大鸟傥归来,此举年年宜勿废。
https://shici.929r.com/shici/SkuNxK5U2.html
果能诗神交,幽访以梦到。
涉江净澄思,语俊失鲍照。
山楼赴吟集,苦涩臂难掉。
不嘲饭颗瘦,幸恕酒户小。
吾髯非绝伦,只可诧便了。
苍黄持斧柯,播弄对目巧。
合观五七字,忭舞欬且笑。昔时酩酊游,接花下倒。
今来送家弟,紫荆迹如扫。
高轩或见过,倾耳鸡树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