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刘原耕并刘母黄氏宜人》
《挽刘原耕并刘母黄氏宜人》全文
元 / 刘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令子携书赋宦游,胸中初不著离忧。

懒看綵服争春色,喜见梅花寄陇头。

高冢松楸残照雨,平原禾黍旧时秋。

贮书淑子无遗憾,细读丰碑识故侯。

(0)
鉴赏

这首元代刘鹗的挽诗,表达了对逝去的刘原耕及其母亲黄氏宜人的深深怀念。首句"令子携书赋宦游"描绘了刘原耕带着书籍远行求学或仕途,显示出他对未来的积极态度和对家庭的责任感。"胸中初不著离忧"则暗示他初离家时并未过多沉浸在离别的愁绪中。

接下来的"懒看綵服争春色,喜见梅花寄陇头",通过"懒看"与"喜见"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繁华世俗的淡然和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以梅花象征坚韧和高洁,寄托对亡者的哀思。

"高冢松楸残照雨,平原禾黍旧时秋",诗人借景抒情,通过描绘墓地的凄凉景象和田野的秋意,渲染出一种深深的哀悼之情,让人感受到岁月流转和人事变迁。

最后两句"贮书淑子无遗憾,细读丰碑识故侯",是对刘原耕的赞美,称赞他在生前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即使离去也无遗憾,同时通过阅读他的丰碑,人们能记住他的事迹和高尚品质。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既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又展现了对生者的激励,是一首富有哲理的挽歌。

作者介绍
刘鹗

刘鹗
朝代:元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猜你喜欢

寅夫惠教游鼓山四诗细读如在屴崱杖屦间想像追和用坚重游之约四首·其四

去天万里此相遭,揽辔无功敢告劳。

剩贮冰霜消瘴疠,尚疑风雨隔清高。

一年花事成佳荫,二月春江息怒涛。

细嚼公诗如橄榄,挽回尘俗入风骚。

(0)

细君崔氏哀辞二首·其二

兰枯蕙槁不禁风,一夕吹香入殡宫。

把酒试浇桥下水,不容将恨到湘东。

(0)

泽潞即事杂诗三首·其一

自古徒兵泽潞雄,选齐尤见四州公。

堂堂气与鼙声壮,闪闪旗翻日脚红。

(0)

秋夜

卧榻铺筠簟,风檐递晚凉。

云枯涵旱气,星烂射寒芒。

钟鼓寒更永,乾坤夜色苍。

时危关百虑,低首拊空床。

(0)

赠俞山月

童奴从长耳,万风声萧骚。

归从半山路,问字良亦劳。

卧闻饥虎啸,唤醒平生豪。

前山忽涌月,始觉所见高。

颀然有远孙,载酒江湖敖。

胸中湛水镜,邂逅得所遭。

古月还相照,了不隔秋毫。

但怜露草湿,时复暮虫号。

(0)

忆郝伯常

一檄期分两国忧,长缨不到越王头。

玉虹醉吸金陵月,玄鹤孤游赤壁秋。

漠北苏卿重回首,天南王粲几登楼。

飞书寄与平南将,早放楼船下益州。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