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楼上曲·其一》
《楼上曲·其一》全文
宋 / 张元干   形式: 词  词牌: 楼上曲

楼外夕阳明远水。楼中人倚东风里。

何事有情怨别离。低鬟背立君应知。

东望云山君去路。断肠迢迢尽愁处。

明朝不忍见云山。从今休傍曲阑干。

(0)
注释
夕阳:落日。
远水:远处的水面。
人倚东风:人在春风中站立。
何事:为什么。
有情:有情感。
怨别离:因离别而感到痛苦。
低鬟:低头垂发。
君应知:你应该能理解。
东望:向东看。
云山:山峦。
断肠:心如刀绞。
愁处:愁绪之地。
明朝:明天。
不忍见:不愿再看。
从今:从现在起。
休傍:不再靠近。
曲阑干:弯曲的栏杆。
翻译
夕阳照亮远处的水面,楼中人正倚在东风中。
为何会有离别之苦,低头垂发的身影你应该明白。
向东望去,那是你离去的路,漫长的道路充满愁绪。
明天我将无法再见到那片云山,从此不再靠近曲折的栏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张元干的《楼上曲》之其一。通过对诗歌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表达。

首先,“楼外夕阳明远水”这一句设定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悲凉的景象,夕阳下的水面映射出一种淡淡的哀愁。紧接着,“楼中人倚东风里”,诗人通过“楼中人”的静谧形象,传递出一种内心的寂寞和对远方所托的思念。

“何事有情怨别离”这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愁绪,暗示着因爱恨而生的离别之痛。随后,“低鬟背立君应知”,这里的“低鬟”和“背立”描绘了一种孤独无依的情形,同时也传递出诗人对对方的深情和不舍。

接下来的“东望云山君去路”中,诗人的视线延伸至远方的云山,通过这种景象暗示了对所爱之人的思念。而“断肠迢迢尽愁处”,则是对内心深处无法排解的忧伤的描述。

最后两句,“明朝不忍见云山。从今休傍曲阑干。”表达了诗人对于那片云山的依恋以及不愿再次面对离别之痛的决心。这两句也强化了整首词中“愁绪”和“别离”的主题。

总体而言,这首《楼上曲》通过精妙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描绘,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又细腻的爱恨交织之情。

作者介绍
张元干

张元干
朝代:宋   字:仲宗   号:芦川居士   籍贯:真隐山   生辰:1091年—约1161年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猜你喜欢

送张仲友之京

丹凤朱城插碧霄,九门春色望中遥。

花明玉殿红千树,柳拂金河翠万条。

皇子日边来戏马,美人天上坐吹箫。

两都未进相如赋,空想观光愧圣朝。

(0)

仙游山道士余岫云为虞公于华盖山作黄茅冈隐居喜而有赋承命次韵·其二

名山自昔伏龙冈,胜地今为卧鹿场。

无复仙人飞羽驾,还闻学士结茆堂。

晴岚蔽日云当户,阴瀑冷风雪满床。

已喜閒居亲紫盖,不妨幽梦隔奎章。

(0)

绝句三首·其二

玉堂银烛笙歌夜,金谷罗帏富贵家。

争似道人茅屋里,一天晴月晒梅花。

(0)

鞠潭为顾子顺赋

盘龙塘下潭如井,百尺甘泉冰雪冷。

琼英一勺露生香,能黑华颠驻光景。

九月十月天雨霜,七十二种分秋芳。

粼粼晓碧卓倒景,白者白玉黄金黄。

咀鞠之英饮潭绿,不数南阳旧甘谷。

童子开门濯帽纱,报道新醅夜来熟。

(0)

次韵吴正传都城寒食

悠悠独酌舞春衫,千障黄尘客未谙。

铁骑引驼沙草北,雕弧惊雁塞云南。

太平天子回中望,齐国先生稷下谈。

犹有七香车几两,晓来风雨定谁骖。

(0)

明月行寄傅嘉父

上天有明月,来自沧海东,蛮潮夜捲冯夷宫。

海门一线惊欲射,江面楼台耸千尺。

冰岸雪崖屹不动,水犀组练皆勍敌。

越人善泅技已痒,明月光中吾得赏。

飞来白鹤晋清角,跳出长鱼汉疏网。

北风吹起芦花秋,笑抚钱王铁箭头。

襆衣枕斧此何处,乌鹊无枝空绕树。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