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叶红梅子未成,锦鸠枝上忽双鸣。
春寒不用频呼雨,窗外东风雪始晴。
百叶红梅子未成,锦鸠枝上忽双鸣。
春寒不用频呼雨,窗外东风雪始晴。
这首诗描绘了冬末春初时节,梅花未开,锦鸠双鸣的生动景象,以及春风化雪,万物复苏的生机勃勃之景。
首句“百叶红梅子未成”,以“百叶”形容梅花繁茂,但“子未成”暗示梅花尚未绽放,营造出一种静待花开的期待感。接着,“锦鸠枝上忽双鸣”,锦鸠即锦鸡,此处以“锦鸠”喻指色彩斑斓的鸟儿,在梅花枝头突然双声鸣叫,为寂静的冬末春初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春寒不用频呼雨”,春寒料峭,但诗人却说无需频繁呼唤雨水,言外之意是自然界的春意已悄然来临,不再需要人为干预。最后一句“窗外东风雪始晴”,东风吹拂,雪花开始消融,预示着严冬即将过去,春天真正到来。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由冬入春的微妙变化,表达了对春天来临的喜悦之情。
轻雷骤雨,洗千岩浓翠,层峦森列。
衣袂凉生,丛竹外、时有飞萤明灭。
云浪鳞鳞,兰舟泛泛,共载一轮月。
五湖当日,未应此段奇绝。
归路横玉惊鸾,叫云清似水,悠扬天末。
玉宇琼林凝望处,依约广寒宫阙。
老去情钟,此心仍在,未肯甘华发。
清欢留作,异时嘉话重说。
风卷龙沙,云垂平野,晚来密雪交飞。
坐看阑槛,琼蕊遍寒枝。
妆点兰房景致,金铺掩、帘幕低垂。
红炉畔,浅斟低唱,天色正相宜。
更阑,人半醉,香肌玉暖,宝髻云欹。
又何须高会,梁苑瑶池。
堪笑子猷访戴,清兴尽、忍冻空回。
仍休羡,渔人江上,披得一蓑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