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轸上人之匡山》
《送轸上人之匡山》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何处高人云路迷,相逢忽荐目前机。

偶逢菜叶随流水,知有茅茨在翠微。

琐碎夜谈皆可听,烟霏秋岭欲同归。

翛然又向诸方去,无数山供玉麈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轸上人的僧侣前往匡山修行的场景,充满了禅意与自然之美。首句“何处高人云路迷”以疑问的语气引出主题,似乎在寻找一位隐居于云雾之中的高人,营造了一种神秘而超脱的氛围。接着,“相逢忽荐目前机”则暗示了轸上人在旅途中遇到了某种启示或机遇,这为后续的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

“偶逢菜叶随流水,知有茅茨在翠微”两句,通过自然界的细微景象——菜叶随水漂流,暗示轸上人可能在不经意间发现了隐居之所,即“茅茨”,它位于一片青翠的山林之中,隐匿于自然的怀抱中,象征着修行者的宁静与超脱。

“琐碎夜谈皆可听,烟霏秋岭欲同归”描绘了轸上人与人交谈的场景,即使是最平凡的话题也能引发深刻的思考,仿佛夜间的山岭烟雾也渴望与轸上人一同回归,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

最后,“翛然又向诸方去,无数山供玉麈挥”表达了轸上人继续踏上旅程的决心,他将游历四方,以手中的玉麈(一种拂尘)挥洒自如,象征着他内心的自由与对修行之路的坚定追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禅意的语言,展现了轸上人及其修行之旅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传达了对自然与超脱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挨排四象生真土诗

东方青龙西白虎,南面朱雀北玄武。

四兽狰狞不可当,定计将军能作主。

两手擒来合战时,正见中秋月当午。

杀气惊天动鬼神,用尽周星震区宇。

须臾战罢兵器收,产颗明珠号真土。

(0)

七言四韵十六首·其十一

黄芽白雪不难寻,达者须凭德行深。

四象五行全藉土,三元八卦岂离壬。

鍊成灵质人难识,消尽阴魔鬼莫侵。

欲向人间留秘诀,未闻一个是知音。

(0)

答王越州蓬莱阁

书报蓬莱高阁成,越山增翠越波明。

云收海上天地静,人在月中金翠横。

游女弄芳珠作佩,仙人度曲玉为笙。

会须长揖浮丘伯,醉听银河秋浪声。

(0)

巴岭

处处柴门掩半边,莺啼绿树隔炊烟。

竹梯闲倚柔桑畔,定是人家蚕正眠。

(0)

过安乐山,闻山上木叶有文,如道士篆符,云,此山乃张道陵所寓·其一

天师化去知何在,玉印相传世共珍。

故国子孙今尚死,满山秋叶岂能神。

(0)

近清明二首·其二

冉冉春向老,昏昏日复斜。

鲜欢常止酒,不睡更烹茶。

幡起烟中刹,鸡鸣林外家。

陈王斗鸡道,风柳不胜斜。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