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安乐山,闻山上木叶有文,如道士篆符,云,此山乃张道陵所寓·其一》
《过安乐山,闻山上木叶有文,如道士篆符,云,此山乃张道陵所寓·其一》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天师化去知何在,玉印相传世共珍。

故国子孙今尚死,满山秋叶岂能神。

(0)
注释
天师:指代有道术的高人。
化去:消失不见。
玉印:象征权力或重要的传家宝。
共珍:共同珍视。
故国:故乡,祖辈生活的地方。
子孙:后代子孙。
尚:仍然。
死:苦难或困苦。
岂能:怎能,表示怀疑或否定。
神:神灵,超自然的力量。
翻译
那位神仙般的天师已经离去,他的玉印流传世间被人们视为珍宝。
故乡的后代如今还在遭受苦难,满山的秋叶怎能庇佑他们成为神灵。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苏轼在诗中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古人特别是道教宗师张道陵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哲思。

"天师化去知何在,玉印相传世共珍。" 这两句开篇即提出了一个问题,天师——这里指的是张道陵——已经仙逝,但他留下的玉印(象征着他的教义和精神)却被后人传承并珍视。这两句设置了全诗的基调,同时也表明了作者对古人的敬仰。

"故国子孙今尚死,满山秋叶岂能神。" 这两句则是转向现实,苏轼感慨于“故国子孙”依旧沉迷于世俗纷争,而不去追求超脱和精神的提升。最后一句“满山秋叶岂能神”,则是在问道,即便是这片被认为有仙气的安乐山上的树叶,是否也能指引人们达到心灵的净化呢?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深邃,充分体现了苏轼的哲学思想和文学才华。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与超脱、物质与精神之间关系的思考。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题周坦戴氏桂林池馆

地偏不受点尘侵,日涉园亭得趣深。

竹外移梅曾辟径,月中分桂定成林。

云山环碧醉人眼,池水澄泓鉴此心。

净几明窗潇洒尽,时携好客一凭临。

(0)

贺新郎.赋梅

月冷霜袍拥。见一枝、年华又晚,粉愁香冻。

云隔溪桥人不度,的皪春心未纵。

清影怕、寒波摇动。

更没纤毫尘俗态,倚高情、预得春风宠。

沈冻蝶,挂么凤。一杯正要吴姬捧。

想见那、柔酥弄白,暗香偷送。

回首罗浮今在否,寂寞烟迷翠拢。

又争奈、桓伊三弄。

开遍西湖春意烂,算群花、正作江山梦。

吟思怯,暮云重。

(0)

长衣

长衣须养青金翅,腿脚玲珑尾要齐。

总然口似青锋剑,只宜口快不宜迟。

(0)

赠小铁面王相士

君以铁面名,自谓相人无软语。

我亦铁心人,不把穷通来问汝。

独有一事欲扣君,学海无底难穷寻。

几时铁拳透铁壁,直窥千年贤圣心。

(0)

题赠命士

富贵功名世竞痴,清吟往往不趋时。

请君多算公卿命,莫要逢人举似诗。

(0)

苏武

胡沙不隔汉家天,一节坚持十九年。

白首微官甘属国,耻随李卫老戎旃。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