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昔归去,山中今始逢。
花天重会面,萍水旧行踪。
幽意关春鸟,禅心报午钟。
閒来贪礼佛,更喜得何颙。
江上昔归去,山中今始逢。
花天重会面,萍水旧行踪。
幽意关春鸟,禅心报午钟。
閒来贪礼佛,更喜得何颙。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春日于虎丘偶遇友人何子的情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联“江上昔归去,山中今始逢”,以时空转换的方式,勾勒出诗人从江边归来,如今在山中与老友重逢的画面,表达了时光流转中的相聚之难得。
颔联“花天重会面,萍水旧行踪”,通过“花天”和“萍水”两个意象,生动地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偶然相逢的轻松氛围。花开花落,如同人生聚散无常,而萍水相逢则暗示了这次相遇的意外与珍贵。
颈联“幽意关春鸟,禅心报午钟”,进一步深化了自然与心灵的交融。春鸟的鸣叫,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与诗人内心的宁静相呼应;而午后的钟声,则是时间的标记,提醒着生活的节奏与禅意的存在。这两句诗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内心感受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静谧深邃的意境。
尾联“闲来贪礼佛,更喜得何颙”,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亲近与喜爱,以及与老友何颙重逢的喜悦之情。在闲暇之余,诗人不仅沉醉于宗教的仪式感,更因与挚友的再次相遇而感到无比的快乐。这一联既体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也展现了友情的深厚与珍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生活细节及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敏感捕捉和深刻感悟,以及与友人之间真挚情谊的珍视。
清羸隐几望云空,左掖鸳鸾到室中。
一卷素书消永日,数茎斑发对秋风。
菱花照后容虽改,蓍草占来命已通。
莫怪人人惊早白,缘君尚是黑头翁。
江海相逢少,东南别处长。
独行风袅袅,相去水茫茫。
白首辞同舍,青山背故乡。
离心与潮信,每日到浔阳。
闲园多芳草,春夏香靡靡。
深树足佳禽,旦暮鸣不已。
院门闭松竹,庭径穿兰芷。
爱彼池上桥,独来聊徙倚。
鱼依藻长乐,鸥见人暂起。
有时舟随风,尽日莲照水。
谁知郡府内,景物闲如此。
始悟諠静缘,何尝系远迩。
佐邑意不适,闭门秋草生。
何以娱野性,种竹百馀茎。
见此溪上色,忆得山中情。
有时公事暇,尽日绕阑行。
勿言根未固,勿言阴未成。
已觉庭宇内,稍稍有馀清。
最爱近窗卧,秋风枝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