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江秋色暮,幽思起穷居。
风叶寒侵梦,窗灯冷照书。
砌深虫韵咽,天淡雁行疏。
终谢人群去,孤峰待结庐。
沧江秋色暮,幽思起穷居。
风叶寒侵梦,窗灯冷照书。
砌深虫韵咽,天淡雁行疏。
终谢人群去,孤峰待结庐。
这首宋代诗人释智圆的《秋夕》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静谧画面。首句“沧江秋色暮”展现了江面上秋意渐浓的黄昏景象,暗含诗人孤独的心境。接着,“幽思起穷居”直接点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寓居之处的清寂触发了他的深沉思绪。
“风叶寒侵梦”写夜晚微凉的风吹过落叶,不仅带来了寒冷,也似乎穿透了梦境,暗示了诗人难以摆脱的忧虑。窗灯“冷照书”,进一步渲染了孤寂的氛围,灯光虽暖,却无法驱散内心的孤冷。
“砌深虫韵咽”描绘了台阶下的虫鸣声低沉而断续,如同诗人内心的愁绪般压抑。天空“天淡雁行疏”,寥寥几只大雁在稀疏的行列中飞过,增添了空间的辽阔感和季节的萧瑟。
最后两句“终谢人群去,孤峰待结庐”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生活的厌倦,决定远离喧嚣,独自隐居于山峰之间,寻求心灵的宁静。整首诗以景寓情,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志向。
君家山水有清音,把臂谁同笑入林。
花影一庭堆锦绣,朋游四坐列璆琳。
鹤池鸥屿空悬梦,筠径荷亭尚未寻。
安得懒真家老笔,为君写付少文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