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高城,层楼亭亭。干云四起,上贯天庭。
蜉蝣何整,行如军征。蟋蟀何感,中夜哀鸣。
蚍蜉愉乐,粲粲其荣。寤寐念之,谁知我情。
昔君视我,如掌中珠。何意一朝,弃我沟渠。
昔君与我,如影如形。何意一去,心如流星。
昔君与我,两心相结。何意今日,忽然两绝。
长安高城,层楼亭亭。干云四起,上贯天庭。
蜉蝣何整,行如军征。蟋蟀何感,中夜哀鸣。
蚍蜉愉乐,粲粲其荣。寤寐念之,谁知我情。
昔君视我,如掌中珠。何意一朝,弃我沟渠。
昔君与我,如影如形。何意一去,心如流星。
昔君与我,两心相结。何意今日,忽然两绝。
这首《短歌行》是魏晋时期诗人傅玄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比手法,展现了主人公对往昔情感的深切怀念以及对现实境遇的无奈感慨。
开篇“长安高城,层楼亭亭”,以壮丽的长安景象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宏大的氛围,预示着故事的深远。接着“干云四起,上贯天庭”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壮阔的气势,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波澜壮阔。
“蜉蝣何整,行如军征。蟋蟀何感,中夜哀鸣。”这两句运用了类比的手法,将微小的生命状态与人的命运进行对比,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蜉蝣虽小却有序地生活,如同军队行进;而蟋蟀在夜晚哀鸣,似乎在诉说着内心的孤独与悲凉。
“蚍蜉愉乐,粲粲其荣。”这一转折,描绘了蜉蝣的快乐与繁荣,与前文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主人公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寤寐念之,谁知我情。”表达了主人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以及对当前处境的无奈与痛苦。他渴望有人能理解自己的心情,但又深知这难以实现。
“昔君视我,如掌中珠。何意一朝,弃我沟渠。”这一段通过对比昔日的亲密无间与现在的被抛弃,强烈地表达了主人公对失去爱情或友情的痛楚与失落。
“昔君与我,如影如形。何意一去,心如流星。”再次运用比喻,将过去的亲密关系比作影随形,生动地描绘了两人曾经的紧密联系。然而,当对方离去后,主人公的心灵仿佛失去了方向,变得如同流星般短暂而无依。
“昔君与我,两心相结。何意今日,忽然两绝。”最后两句总结了整个情感历程,从最初的两心相连到如今的突然决裂,表达了主人公对这段关系终结的震惊与哀伤。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深刻揭示了人性中的爱恨离合、得失悲欢,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困境的反思。傅玄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展现了深沉的人性洞察和情感表达,使读者在品味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和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