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卧堪人事,幽栖岂世情。
老松寒更拙,片竹冷逾清。
拥褐江湖色,鸣琴雨雪声。
懒心常近傲,不是学庄生。
高卧堪人事,幽栖岂世情。
老松寒更拙,片竹冷逾清。
拥褐江湖色,鸣琴雨雪声。
懒心常近傲,不是学庄生。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里乡村居所的静谧与淡泊之感。诗人以“高卧”、“幽栖”开篇,表达了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接着,“老松寒更拙,片竹冷逾清”两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冬日的寒冷与清寂,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坚韧与超脱。接下来,“拥褐江湖色,鸣琴雨雪声”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雅与诗人生活的闲适,琴声与自然界的声响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最后,“懒心常近傲,不是学庄生”两句,表达了诗人不随波逐流、保持自我个性的态度,虽有庄子的影子,但更多的是强调了独立思考和自我的坚持。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
有酒且莫斟,听我行路吟。
风霜满面尘满襟,古皆然,匪独今。
我劝君,君毋怒,今人行是古人路。
古人一去岂再来,笑杀今人不回顾。
朝行吟,山沈沈,虎狼关隘龙窟深。
暮行吟,木阴阴,江南鹧鸪无好音。
行人莫道行路好,多少行人路中老。
田于何所,南山之南。淮水汤汤,白石巉巉。
我欲从君,道阻且长。中田有庐,南山之下。
既悬我车,亦秣我马。我欲从君,息驾于野。
陟彼高冈,北风烈烈。我山我阿,我陵我阙。
惟尘冥冥,忧心如惙。我欲从君,言采其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