诜诜古之士,出必见礼乐。
群游与群饮,仁义待扬搉。
心疲歌舞荒,耳聒米盐浊。
所以后世贤,绝俗乃为学。
诜诜古之士,出必见礼乐。
群游与群饮,仁义待扬搉。
心疲歌舞荒,耳聒米盐浊。
所以后世贤,绝俗乃为学。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属于寓言体。寓言九首(其一)通过对古人生活方式的描述,寄寓了作者对于理想社会状态和个人修养的思考。
“诜诜古之士,出必见礼乐。”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理想中的古代士人,他们每次外出都能表现出礼仪与音乐的美好。这里的“诜诜”形容士人的端庄、文明;“礼乐”则象征着文明、高雅的生活状态。
“群游与群饮,仁义待扬搉。”这两句诗表达了古人在集体活动中的和谐与高尚。他们在一起游玩、饮宴时,总是能表现出仁爱和正义,这些美德如同旗帜一样飘扬。
“心疲歌舞荒,耳聒米盐浊。”这里则描写了现实生活中的颓废与混乱。人们的心灵因为过度的声色娱乐而感到疲惫不堪,而生活中充斥着杂质,就像米和盐混合在一起无法分辨。
“所以后世贤,绝俗乃为学。”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后人修养的期望。在这种物欲横流、礼崩乐坏的现实面前,王安石主张后来的有志之士应该超脱世俗,通过学习和自我修养来达到精神上的独立和纯净。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古代文化理想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对于个人与社会改革的深刻思考。王安石通过寓言的手法,激励后人追求更高层次的人格修养和社会文明。
双星寄语红罗,亭上旧香谁采。
丽句南唐,吹冷半空仙籁。
当时恨与东流去,容易朱颜催改。
庆长生、唱出凤箫一曲,闷持罗带。
话前因、梦里填桥乌鹊,那见纤云飞盖。
片石支机,还是聘钱难贷。
占丝钿合空相约,孤负西楼人待。
但清秋、认取梧桐深院,赋情犹在。
巨舶巍峨,寒潮寂寞,飓风吹瞑。
鸾胶龟斧,制自海山人境。
郁金砂、屑来粒粒,明霞犹带欧罗胜。
想龙涎潜贮,冰绡偷卷,迷离交映。光靓。伴清镜。
试摩挲小簇,玉纤留证。宫鸦一色,拖逗丽华云影。
忆当年、连弩射鱼,浩荡烟波归未肯。
更谁携彩扇昆刀,泛蓬壶月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