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星寄语红罗,亭上旧香谁采。
丽句南唐,吹冷半空仙籁。
当时恨与东流去,容易朱颜催改。
庆长生、唱出凤箫一曲,闷持罗带。
话前因、梦里填桥乌鹊,那见纤云飞盖。
片石支机,还是聘钱难贷。
占丝钿合空相约,孤负西楼人待。
但清秋、认取梧桐深院,赋情犹在。
双星寄语红罗,亭上旧香谁采。
丽句南唐,吹冷半空仙籁。
当时恨与东流去,容易朱颜催改。
庆长生、唱出凤箫一曲,闷持罗带。
话前因、梦里填桥乌鹊,那见纤云飞盖。
片石支机,还是聘钱难贷。
占丝钿合空相约,孤负西楼人待。
但清秋、认取梧桐深院,赋情犹在。
这首《陌上花·七夕》由清代诗人周之琦所作,巧妙地融合了七夕节的传统意象与细腻的情感表达。
开篇“双星寄语红罗”,以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的传说为背景,通过“红罗”这一细节,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接着,“亭上旧香谁采”一句,将读者引入一个充满回忆和失落的空间,暗示着美好时光的流逝。
“丽句南唐,吹冷半空仙籁”两句,运用了南唐的典故,以及仙籁般的比喻,不仅描绘了七夕之夜的静谧与神秘,也暗含了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与追求。
“当时恨与东流去,容易朱颜催改”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美好事物难以长久保持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庆长生、唱出凤箫一曲,闷持罗带”中,“庆长生”可能寓意对爱情永恒的渴望,“凤箫一曲”则象征着美好的音乐与艺术,而“闷持罗带”则可能是主人公在情感上的挣扎与无奈。
“话前因、梦里填桥乌鹊,那见纤云飞盖”通过乌鹊填桥的神话故事,以及梦中的场景,进一步深化了对爱情与梦想的探索,同时也暗示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
“片石支机,还是聘钱难贷”这一句,以古代聘礼的难题为喻,表达了在追求爱情过程中所面临的经济压力和社会习俗的束缚。
“占丝钿合空相约,孤负西楼人待”中,“丝钿合”可能指的是订婚时的信物,而“孤负西楼人待”则表达了对未能实现承诺的遗憾与自责。
最后,“但清秋、认取梧桐深院,赋情犹在”以清秋时节的梧桐树为背景,象征着时间的流转与情感的持久,即使在岁月的更迭中,那份深情依然存在。
整首词通过对七夕节传统元素的巧妙运用,以及对情感、时间、理想与现实等多重主题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爱情、人生、自然等多方面思考的深度与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