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松山寺》
《松山寺》全文
清 / 戴梓   形式: 七言律诗

万顷寒涛泻碧空,宜烟宜月乱云中。

浓阴碍日浑忘夏,黛色摇天不借风。

小殿闻钟金错落,清泉漱石玉玲珑。

相逢为问看山约,藜杖新成欲漫从。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松山寺的壮丽景色与宁静氛围。首联“万顷寒涛泻碧空,宜烟宜月乱云中”以“万顷寒涛”开篇,形象地展现了水波浩渺、寒气逼人的景象,与“碧空”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空灵而深邃的意境。接着,“宜烟宜月乱云中”一句,通过“烟”、“月”和“乱云”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松山寺所在环境的幽静与神秘。

颔联“浓阴碍日浑忘夏,黛色摇天不借风”则转向对松山寺周围植被的描写,通过“浓阴”和“黛色”表现了树木茂密、山色苍翠的特点,同时暗示了季节的变化,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夏日的炎热被这浓密的树荫所遮挡,从而忘记了季节的更替。这一联还巧妙地运用了“浑忘”和“不借”两个词,生动地表达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交融的和谐状态。

颈联“小殿闻钟金错落,清泉漱石玉玲珑”转而描写松山寺内的建筑与自然景观。通过“小殿”、“金错落”的钟声和“清泉漱石”的流水声,展现了寺庙的庄严与宁静,同时也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这里的“玉玲珑”一词,不仅形容了泉水清澈透明,也暗含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尾联“相逢为问看山约,藜杖新成欲漫从”则以对话的形式,表达了诗人与来访者之间的交流,邀请对方一同欣赏山景,共享这份宁静与美好。通过“藜杖新成”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行者的朴素与自在,也暗示了与自然的亲近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松山寺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的融合,以及诗人对这种和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戴梓
朝代:清

(1648—1725)清浙江钱塘人,字文开。通天文算法,能自制火器。三藩乱时,以布衣从康亲王杰书军,授道员。战后,得康熙帝召见,授侍讲,参与纂修《律吕正义》。后遭人谗毁,谪戍关东,靠售书画文字度日。所造“连珠铳”,实为原始机关枪。有《耕烟草堂诗钞》。
猜你喜欢

送茅侯

欲知难别意,孤棹去还停。

候吏分遥迩,离人杂醉醒。

城临秋水渡,树带夕阳亭。

后夜看吟烛,怜君宿郡厅。

(0)

夜闻谢太史诵李杜诗

前歌《蜀道难》,后歌《逼仄行》。

商声激烈出破屋,林鸟夜起邻人惊。

我愁寂寞正欲眠,听此起坐心茫然。

高歌隔舍与相和,双泪迸落青灯前。

李供奉,杜拾遗,当时流落俱堪悲。

严公欲杀力士怒,白首江海长忧饥。

二子高才且如此,君今与我将何为?

(0)

登白莲阁贻幼文

思君曾此望西州,谁信归来得共游。

只是当时旧山水,如何重看不胜愁。

(0)

春日忆江上

柳下春潮没旧矶,草堂犹在掩荆扉。

如今归梦休为蝶,化作轻鸥度水飞。

(0)

酬余左司

门巷接垂杨,同邻忘异乡。

儿亲欣见熟,仆立厌言长。

读借风床简,炊分雨碓粱。

乱来成久别,能不为情伤。

(0)

春日白门写怀用高季迪韵五首·其二

柴门斜对曲江头,农具渔罾晚自收。

细雨短莎寒似腊,淡烟新柳暝如秋。

鸥能来往缘曾识,莺或丁宁解说愁。

回首故交零落尽,更将诗酒与谁游。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