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路心犹望,龙门迹已荒。
楼成上霄汉,书拟奏明光。
贱子无贤誉,先生独荐扬。
凛然生气在,谁谓哲人亡。
鲸路心犹望,龙门迹已荒。
楼成上霄汉,书拟奏明光。
贱子无贤誉,先生独荐扬。
凛然生气在,谁谓哲人亡。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令衿为李伯纪丞相所作的挽诗之一,表达了对故去的丞相深深的怀念和敬仰。首句“鲸路心犹望”暗指李伯纪的壮志未酬,如同鲸鱼跃出海面,虽未能达到理想的高度,但心志犹存。次句“龙门迹已荒”则暗示丞相生前的显赫地位如今已成过往,如龙门遗迹般荒凉。
“楼成上霄汉,书拟奏明光”两句赞美了李伯纪的才情与抱负,他建功立业,似登天楼直入霄汉,文采斐然,准备向朝廷进献智慧的光芒。
“贱子无贤誉,先生独荐扬”表达了诗人自谦之词,说自己没有得到应有的赞誉,而李伯纪却独具慧眼,给予他高度评价和推荐。这里流露出对丞相识人之明的感激之情。
最后两句“凛然生气在,谁谓哲人亡”是对李伯纪人格精神的颂扬,说他的精神气质依然令人敬畏,尽管他已经离世,但他的智慧和人格并未消亡,仍然活在人们的心中。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是对逝者的哀悼,也是对故人的敬仰,展现了诗人对李伯纪丞相高尚品质的深深怀念。
山峥嵘,水泓澄。
漫漫汗汗一笔耕,一草一木栖神明。
忽如空中有物,物中有声。
复如远道望乡客,梦绕山川身不行。
舣棹乘早潮,潮来如风雨。
樟台忽已隐,界峰莫及睹。
崩腾心为失,浩荡目无主。
豗㦎浪始闻,漾漾入鱼浦。
云景共澄霁,江山相吞吐。
伟哉造化工,此事从终古。
流沫诚足诫,商歌调易苦。
颇因忠信全,客心犹栩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