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湘山樵寓》
《题湘山樵寓》全文
明 / 夏原吉   形式: 古风

扁舟当夏来姑苏,寥寥萍水交游疏。

有翁老大相过访,桃花染颜霜染须。

谓是非熊叟,不钓磻溪鱼。

谓是空桑子,不把莘野锄。

煮茶延坐问所以,乃云我是幽潜徒。

本来生长湘江侧,诗礼传家有遗则。

早年酷厌流俗群,遂入湘山作樵客。

清泉白石学砺斤,残樗朽栎聊充薪。

风时一笛弄寒月,日暮片席眠晴云。

会稽太守了弗羡,少室山人尤所贱。

此身只与溪山亲,养素含贞毕初愿。

柰何陵谷忽变迁,弱蓬不为狂飙怜。

东飘西泊失故所,栖栖留滞吴城边。

吴城嵯峨烟雾塞,一住多年归未得。

回观往日樵游林,桑梓迢迢天宇隔。

天宇隔,情瞿瞿,海筹满屋头毛枯。

望云长羡飞鸟逝,临流深念游鱼徂。

闻君亦是湘中士,故尔相从话行止。

君能为我写幽情,庶免他年愧乡里。

吁嗟翁兮胡尔言,人生出处非偶然。

吴湘万里虽异地,吴湘一日还同天。

翁不见古豪杰,掉臂常嫌穹壤窄。

倦来到处即为家,那问青齐与吴越。

况翁旧作湘山樵,心閒志逸身逍遥。

如今终老东吴地,清风亹亹谁能高。

愿翁永诵考槃什,飞鸟游鱼毋念及。

唐虞在上时雍熙,会见褒书下州邑。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夏原吉的《题湘山樵寓》描绘了一位隐居湘江的老者的生活和心境。诗的前四句通过扁舟来访的场景,展现了老者与世无争的淡泊生活,与朋友交往稀疏,唯有桃花相伴,岁月已在他脸上留下痕迹。接下来,老者自述并非熊经鸟申那样的隐士,也不像磻溪垂钓之人,更无意于耕种空桑之地,而是专心于幽居生活,研读诗书,过着简朴的樵夫生涯。

他在湘山砍柴,以泉石为伴,夜晚吹笛,白天乘凉,对世俗名利毫无羡慕之情,只愿与山水为友,保持本真。然而,生活的变故使他漂泊不定,远离故乡,心中充满感慨。他向同样来自湘中的诗人诉说自己的境遇,希望对方能理解他的隐逸之情,以免日后在家乡受到指责。

诗人夏原吉借此表达了对老者生活方式的认同,认为人的出处并非偶然,即使身处异地,只要心境如一,便如同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之下。他引用古人豪杰的事迹,强调随心所欲、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即使在东吴终老,也能保持高洁之志。最后,他希望老者能牢记古代隐士的典故,忘却飞鸟游鱼的诱惑,安心于自己的选择。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湘山樵夫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出处的哲思,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超脱世俗的理想追求。

作者介绍

夏原吉
朝代:明

(1366—1430)明江西德兴人,迁湖广长沙府湘阴,字惟哲。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太学,擢户部主事。永乐初进尚书,主持浙西、苏、松治水事。布衣徒步,日夜经划。七年,兼摄行在礼部、兵部、都察院事。十九年,以谏帝北征沙漠,系狱。二十二年,成祖死,仁宗即位,获释。累进太子少保、兼少傅,尚书如故。宣宗即位后,以旧辅益亲重。汉王高煦反,原吉与杨荣劝帝亲征平叛。宣德五年,卒官。历事五朝,外掌度支,内预机务,为政能持大体。卒谥忠靖。有《夏忠靖公集》。
猜你喜欢

望夫石

帆去帆来人不识,岁岁年年望无极。

夕阳欲尽洲渚昏,犹见天门一双碧。

(0)

送菊与倪倅敦复

重阳相近雁初飞,谁剪黄金撒翠微。

莫学龙山空落帽,杜郎须插满头归。

(0)

达观台黄鲁直名之二首·其二

高台千尺俯江干,达观宁论眼界宽。

但见青山围远水,不知何处是长安。

(0)

休师惠雪笋

雪竹生芽玉一簪,北人此味岂尝谙。

病中得食胜牛乳,行矣阿难师勿惭。

(0)

病中寄休师三首·其三

僧窗寄榻断来车,一饭供盘只野蔬。

疠鬼见侵宁有智,我今皮骨已无馀。

(0)

次韵元舆十绝.种竹二首·其一

旋斸墙根数十寻,琅玕移种碧林林。

何须待得鸾凰食,且欲炎天布好阴。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