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相近雁初飞,谁剪黄金撒翠微。
莫学龙山空落帽,杜郎须插满头归。
重阳相近雁初飞,谁剪黄金撒翠微。
莫学龙山空落帽,杜郎须插满头归。
这首诗以重阳节为背景,描绘了秋日雁群南飞的景象,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的行为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倪倅敦复的深厚情谊。
首句“重阳相近雁初飞”,点明时节,重阳节临近,大雁开始南迁。此处以雁的南飞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时光的流逝,暗含对友人离别的感慨。
次句“谁剪黄金撒翠微”,运用比喻手法,将阳光洒在翠绿的草丛中比作黄金撒落,生动描绘出秋日阳光照耀下的美景,同时也寓意着友情如同金子般珍贵,即使在离别之际,这份情谊依然熠熠生辉。
第三句“莫学龙山空落帽”,引用了晋代名士孟嘉登龙山时帽子被风吹落的故事,此处借以警示友人,不要像孟嘉那样因过于沉浸于自然美景而忽视了礼节或责任,提醒友人在享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要保持应有的风度和责任感。
最后一句“杜郎须插满头归”,化用了唐代诗人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诗句,意指友人应像杜牧那样,在重阳节这一天,带着满头的菊花归家,既体现了节日的习俗,也表达了对友人归家的期待和祝福。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动人。
一段太清境,谁幻出阶坳。
不知身住何处,爽气逼霜袍。
但见人间一样,似夜又还非夜,栖鸟不安巢。
认得在尘世,禁鼓二更敲。
最忺看,来竹底,上梅梢。
几家朱户,不如儿女醉蓬茅。
谁把琴声三弄,不管骚人幽趣,似向曲中嘲。
长啸赋赤壁,有酒更无肴。
骤雨送行色,把剑渡长淮。
西风咄咄怪事,吹不散烟霾。
才是橙黄时候,早似梅边天气,寒意已相催。
老子尚顽耐,仆马苦虺隤。
叹平生,身客路,半天涯。
飞鸢跕跕曾见,底事又重来。
回首白云何处,目送孤鸿千里,去影为徘徊。
篱菊渐秋色,杜瓮有新醅。
老子世北客,家本住吴头。
登临聊复尔耳,佳节懒为酬。
刚被西风断送,又为黄花牵帅,草创作斯游。
目力眇无际,更上一层楼。
对长江,流不尽,古今愁。
凭栏正拟一笑,襟抱怯于秋。
高处令人心悸,放旷舒怀何暇,好趁醒时休。
留取江湖量,归去醉中州。
一番蓼花雨,几阵桂枝风。
杖藜多暇,准拟同醉小山重。
底事阮郎清致,苦托休文瘦损,咫尺阻西东。
秋色浩如许,岂可欠诗翁。
门前事,都莫问,付杯中。
纷纷蛮触等耳,富贵大槐宫。
何惜振衣而起,相与凭栏一笑,抵掌共谈空。
佳客傥不至,推枕卧云松。
壁垒壮西塞,形势古州来。
九重庙算经远,边隙肯轻开。
整顿金城千仞,遮护风寒数处,蛇豕敢当哉。
惆怅倚长剑,扫未尽烟埃。
骑连营,桥列栅,木成排。
老酋鱼釜视我,孰与障吾淮。
横槊冲围四出,北府牢之何勇,新进喜多才。
老子可归矣,击坏乐春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