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山望说茅庐,庵为康家孝子居。
岂肯人间名教地,却容释老说清虚。
江东山望说茅庐,庵为康家孝子居。
岂肯人间名教地,却容释老说清虚。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居住在江东山中茅庐的康家孝子,其生活环境充满了自然清幽之感。"岂肯人间名教地,却容释老说清虚"一句,则表达了对佛学和道家的超脱世俗、追求精神洁净境界的赞赏。诗中蕴含着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思。
从艺术表现来看,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幽深,体现了宋代文人淡泊明志、崇尚自然的审美情趣。通过对比佛老之说与世间名教,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彰显了中国古典文化中道法与儒家思想交融的特点。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远情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还以其独到的艺术魅力,引领读者进入一个既超脱尘世又与自然合一的美好境界。
池上荷花一夜开,呼宾小酌共徘徊。
试将曲柄黄金杓,注此虚心碧玉杯。
风露暗随香气入,云山尽向坐隅来。
颓然径醉君知否,不醉须为造物咍。
东坡谪仙人,游此江海境。
赋诗凿空阁,如以镜写影。
我来遥相望,荏苒岁月永。
读翁阁上诗,宛若相像镜。
平生忧患馀,胸次徒耿耿。
脱身鲸波间,远迹方自屏。
泊舟值炎蒸,风雨变清冷。
佳哉幽深地,自绝锋镝警。
愿为剑藏神,不作锥露颖。
携家隐山林,属意在闽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