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悼室人苏氏五首·其二》
《悼室人苏氏五首·其二》全文
明 / 黄省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诀泪写长河,思心耿奈何。

嘱音珠比惬,闺美玉方多。

芳草愁香黛,春风怨绮罗。

十年桃李态,回首作东波。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黄省曾所作的《悼室人苏氏五首》中的第二首,以哀悼亡妻为主题。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亡妻深切的思念与哀悼之情。

首句“诀泪写长河”,以“诀”字表达了与爱人的永别,泪水如同长河般流淌,形象地描绘了悲伤的情绪。接下来,“思心耿奈何”,直抒胸臆,表达了思念之情的深沉与难以言表的痛苦。

“嘱音珠比惬,闺美玉方多。”这两句通过比喻,将亡妻的声音比作珍贵的珍珠,表达了对亡妻声音的怀念;同时,将亡妻的美丽比作玉石,赞美了她的美貌与品德。这些比喻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美感,也加深了对亡妻美好品质的追忆。

“芳草愁香黛,春风怨绮罗。”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将亡妻的离去比作芳草失去香气,春风失去了衣裳,表达了诗人对亡妻离去后世界变得空虚、失去生机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最后,“十年桃李态,回首作东波。”通过“桃李”这一意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十年之后,诗人回望过去,心中涌起的是如同东流之水般的无尽思念与哀伤。整首诗在深情的回忆与哀悼中结束,表达了诗人对亡妻永恒的怀念与不舍。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运用,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亡妻的思念与哀悼之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学中哀悼主题的独特魅力。

作者介绍

黄省曾
朝代:明

(1490—1540)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勉之,号五岳。黄鲁曾弟。通《尔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乡榜,而会试累不第。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又学诗于李梦阳,以任达跅弛终其身。有《西洋朝贡典录》、《拟诗外传》、《客问》、《骚苑》、《五岳山人集》等。
猜你喜欢

杂曲歌辞·其二定情乐

感郎双条脱,新破八幅绡。

不惜榆荚钱,买人金步摇。

(0)

送费鍊师供奉赴上都

缩地周游不计程,古今应只有先生。

已同化鹤临华表,又见骖龙向玉清。

萝磴静攀云共过,雪坛当醮月孤明。

无因相逐朝天帝,空羡烟霞得送迎。

(0)

秋中寄崔道士

贫居雀喧噪,况乃静巷陌。

夜眠睡不成,空庭闻露滴。

旁有一杯酒,欢然如对客。

月光久逾明,照得笔墨白。

平生志舒豁,难可似兹夕。

四肢得自便,虽劳不为役。

故人山中住,善治活身策。

五谷口不尝,比僧更闲寂。

我今暂得安,自谓脱幽戚。

君身长逍遥,日月争老得。

(0)

题长安薛员外水阁

亭亭新阁成,风景益鲜明。

石尽太湖色,水多湘渚声。

翠筠和粉长,零露逐荷倾。

时倚高窗望,幽寻小径行。

林疏看鸟语,池近识鱼情。

政暇招闲客,唯将酒送迎。

(0)

酬万年张郎中见寄

贡籍常同府,周行今一时。

谏曹诚已忝,京邑岂相宜。

黑发年来尽,沧江归去迟。

何时得携手,林下静吟诗。

(0)

送河中杨少府宴崔驸马宅

凤凰楼下醉醺醺,晚出东门蝉渐闻。

不使乡人治驿路,却将家累宿山云。

闲时采药随僧去,每月请钱共客分。

县吏若非三载满,自知无计更寻君。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