袅袅春枝弱,关关新鸟呼。
棹唱忽逶迤,菱歌时顾慕。
睿赏芳月色,宴言忘日暮。
游豫慰人心,照临康国步。
袅袅春枝弱,关关新鸟呼。
棹唱忽逶迤,菱歌时顾慕。
睿赏芳月色,宴言忘日暮。
游豫慰人心,照临康国步。
这首诗描绘了南朝时期晦日泛舟的情景,充满了生机与和谐的氛围。首句“袅袅春枝弱”,以轻柔的笔触勾勒出春天枝条的柔美,暗示着季节的更替与生命的复苏。接着,“关关新鸟呼”则通过鸟鸣声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仿佛万物都在迎接新生。
“棹唱忽逶迤,菱歌时顾慕”两句,将泛舟活动与当地特有的音乐元素结合,棹唱与菱歌相互呼应,展现了人们在水面上的欢愉与自在。这里的“逶迤”和“顾慕”不仅描绘了声音的悠扬与人们的互动,也暗含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
“睿赏芳月色,宴言忘日暮”则转向了对皇帝赏赐月色美景的描述,宴会中畅谈不觉时光流逝,体现了君臣之间的和谐与融洽,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最后,“游豫慰人心,照临康国步”表达了这次泛舟活动不仅为参与者带来了愉悦,也象征着国家的繁荣与安定。通过这次活动,皇帝的仁德与民众的幸福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一个和谐的社会图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南朝时期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既有自然景观的美丽,也有社会关系的和谐,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