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晦日泛舟应诏诗》
《晦日泛舟应诏诗》全文
南北朝 / 魏收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袅袅春枝弱,关关新鸟呼。

棹唱忽逶迤,菱歌时顾慕。

睿赏芳月色,宴言忘日暮。

游豫慰人心,照临康国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南朝时期晦日泛舟的情景,充满了生机与和谐的氛围。首句“袅袅春枝弱”,以轻柔的笔触勾勒出春天枝条的柔美,暗示着季节的更替与生命的复苏。接着,“关关新鸟呼”则通过鸟鸣声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仿佛万物都在迎接新生。

“棹唱忽逶迤,菱歌时顾慕”两句,将泛舟活动与当地特有的音乐元素结合,棹唱与菱歌相互呼应,展现了人们在水面上的欢愉与自在。这里的“逶迤”和“顾慕”不仅描绘了声音的悠扬与人们的互动,也暗含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

“睿赏芳月色,宴言忘日暮”则转向了对皇帝赏赐月色美景的描述,宴会中畅谈不觉时光流逝,体现了君臣之间的和谐与融洽,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最后,“游豫慰人心,照临康国步”表达了这次泛舟活动不仅为参与者带来了愉悦,也象征着国家的繁荣与安定。通过这次活动,皇帝的仁德与民众的幸福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一个和谐的社会图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南朝时期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既有自然景观的美丽,也有社会关系的和谐,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作者介绍
魏收

魏收
朝代:南北朝   籍贯:钜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州)   生辰:507年—572年

魏收(507年—572年)字伯起,小字佛助,钜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州)人,南北朝时期史学家、文学家。北魏骠骑大将军魏子建之子。与温子升、邢邵并称“北地三才子”。魏收历仕北魏、东魏、北齐三朝。天保二年(551年),他正式受命撰魏史,魏收与房延祐、辛元植、刁柔、裴昂之、高孝干等“博总斟酌”,撰成《魏书》一百三十篇,记载了鲜卑拓跋部早期至公元550年东魏被北齐取代这一阶段的历史。书成之后,众口喧嚷,指为“秽史”,魏收三易其稿,方成定本。后官至尚书右仆射,天保八年(557年)迁太子少傅。武平三年(572年)去世,朝
猜你喜欢

方文敏惠二白瓶及新茶土铁

建溪春茶风露洁,赤城海错波涛腥。

老天不费百金字,远道忽来双玉瓶。

古井汲泉动夜月,高堂酌酒呼张星。

江瑶荔支亦可并,既醉高歌谁与听。

(0)

题刘商观奕图·其二

烂柯山头生白云,烂柯人去世空闻。

楸枰有路纵横列,石子如星黑白分。

寂寂中流方对垒,迢迢出塞未成军。

当时一著安刘氏,四老应宜策上勋。

(0)

中秋

中秋甲子无风雨,吹笛星桥意最关。

七宝已修天上月,三神不隔海中山。

故人此夜知何处,狂客经年且未还。

小队羽衣新按曲,广寒宫阙梦魂閒。

(0)

题丁成之清樾轩

九龙山前处士宅,草堂低小尽青苔。

树阴满地日不到,水气著人秋已回。

无数黄鹂相对语,有时翠碧忽飞来。

移床与客竹间坐,千里好风何快哉。

(0)

毛女辞二解·其一

一叶为衣双足赤,何年入山不火食,宫中歌舞犹能忆。

犹能忆,空徘徊,白日晚,阿房灰。

(0)

丙午七夕·其一

生寡糜禄情,不复就羁绁。

曝衣记蚤秋,置酒陶嘉节。

曲无二八舞,味荐水羞洁。

轻纨怯迅飙,明烛欺初月。

林鸟戾且飞,玄蝉凄更咽。

主宾聊晤语,儿女空感别。

耿耿候双星,漏终河汉没。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