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彧剪诸昆,建安亦就图。
忠勋在宗社,不获保头颅。
魏恪猜群叔,彭城首见疏。
明德格乾坤,未免当门锄。
储胥既自彻,羽翼孑然孤。
唾手授萧郎,遗蘖召尔朱。
人事与天心,默应良不诬。
宋彧剪诸昆,建安亦就图。
忠勋在宗社,不获保头颅。
魏恪猜群叔,彭城首见疏。
明德格乾坤,未免当门锄。
储胥既自彻,羽翼孑然孤。
唾手授萧郎,遗蘖召尔朱。
人事与天心,默应良不诬。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题阙》系列之六十四,通过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绘,反映了对权力斗争中忠诚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首联“宋彧剪诸昆,建安亦就图”,以宋彧剪除同宗兄弟、建安谋取权位的故事开篇,暗示了权力斗争中的残酷与野心。接着,“忠勋在宗社,不获保头颅”一句,表达了忠诚者往往难逃被牺牲的命运,体现了对忠诚与命运之间矛盾的感慨。
“魏恪猜群叔,彭城首见疏”描述了魏恪因猜疑而疏远自己的叔辈,彭城则首当其冲地受到排挤,进一步揭示了权力斗争中信任与背叛的主题。紧接着,“明德格乾坤,未免当门锄”一句,以明德难以撼动乾坤为喻,指出即便道德高尚,也难免遭受打击,暗含对公正与不公之间的无奈。
“储胥既自彻,羽翼孑然孤”描绘了储胥(即宫墙)被拆除后,原本依附的羽翼(象征支持与保护的力量)消失殆尽,主人公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形象地展现了权力斗争中的孤立与无助感。
“唾手授萧郎,遗蘖召尔朱”通过比喻,说明了权力的轻易获取与随之而来的危险,以及小人的阴谋如何导致更大的灾难。最后,“人事与天心,默应良不诬”总结了整首诗的主旨,即人事与天命之间的微妙关系,即使默默顺应,也难以避免某些不公与不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反思,探讨了忠诚、权力、命运等主题,展现了作者对人性复杂性和权力斗争深刻洞察的文学风格。